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讀後感
另原書有一個副標題「一個新的、安全而大膽的方式,來提昇你的退休投資配置報酬」(A New, Safe, and Audacious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Retirement Portfolio)代表兩位作者對所提出投資策略的評價。
讀了很多指數投資相關的好書之後,看到相關的新書時,常常會覺得雖然是好書,但不免覺得很多概念都是已經看過或理解的了。但這本書對我來說真非常有意思也很有啟發,我覺得是在指數投資和資產配置的路上,再打開了一個新的視野。
這本書是2010年的書。可惜到今年才出繁體中文版。之前雖然也聽說過「生命週期投資」這樣的理論,但始終未仔細思考研究,而只有一些零星的相關概念。
例如資產配置要怎麼配一直是很多人探討的問題。像我之前在〈資產配置要考慮的的十八項因素〉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些與本書相關的概念,像是投資資金的數量、投資和未來收入的比例、相關工作穩定度(例如把固定薪水當債券)、是否有退休金等等,都是影響配置比例的因素,但大都還沒有很完整清楚地進一步說明。(或說,有些點還沒有一個完整貫通的想法)這本書提出的「生命週期投資」概念,則對這些問題有更完整的回答和思考。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外國人投資限制對指數的影響,以今年印度股市限制法令變動為例
本文即以今年印度股市外國投資人限制法令的變化,來說明外國人投資限制對指數所造成的影響。
一、三大指數的相關規範和主要影響:
(一)MSCI(明晟)指數:
1、MSCI指數會把外國人投資限制作為計算流通市值的準則之一,影響該公司收錄指數權重和可投資比例,如果因為外國人限制過高,造成流通市值低於收錄標準或造成可投資比例過低,就不會收錄在指數中。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ETF的分散風險效果探討:0050和台積電的單一公司風險有什麼差異?
於是出現很多類似這樣的言論,「0050已經變成台積電的形狀」、「反正都一半是台積電了,那還不如直接買台積電」「這樣根本就沒有分散個股風險的效果」,或是稍持平一些,說「0050的風險一半來自台積電」、「台積電要是最後倒了,0050也會損失一半」。
但其實很多說法,並沒有思考或了解市值加權指數的意義以及它帶來的分散效果。
本文即試圖舉一個假設的狀況,來說明長期指數投資人,假如在買入0050之後,台積電因為某個個別公司的原因,股價就此一厥不振,投資人會承受多少的虧損呢?和只買台積電又會差多少呢?
一、假設狀況說明:
我們假設一個比較簡單易懂的狀況,假設一個投資人有一百萬元,從2021年初開始投資0050或台積電,這時台積電股價500元,0050價格為115元,而剛好台積電佔0050的50%。
之後台積電績效不振,每年下跌30%,每年依年初價格配息3%,我們假設台積電以外的49支0050成分股也受一些波及,平均每年只上漲2%,也是平均配息3%,年化報酬僅5%,低於過去台股長期歷史報酬,也因此0050整體股價表現不佳,而0050也是每年配息3%。
以下我們設定三種投入100萬元的狀況,來看投資10年的報酬:其中包括單筆買進領息不再投入,單筆買進領息直接再投入,以及定期定額買入領息再投入。
其中先假設0050和台積電都在年底最後一天配息,並假設可以買進低於一股的零股,所有的例子都簡化不考慮手續費、證交稅、股息稅等。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全球國內股票市值與指數收錄市值比較(2020年9月)
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2019年11月底時,全球股市國內市值,與指數市值的比較。至今又過了十個多月,其中又有了一變化。
本文即參照2019年9月底的資料,並以市值排列列出相關數據。
一、股市市值與指數收錄市值列表:
以下的表格,以2020年9月底,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所提供各市場總市值和佔比,與知名的VT這支全球股市ETF所追蹤的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以下簡稱指數)中,所收錄股票各國市值和所佔比例作比較,以下市值單位為百萬美元。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黑色優勢》讀後感
《黑色優勢》(Black Edge),全名《黑色優勢:比狼更狡詐!揭開華爾街不為人知的黑錢流動、內線交易,以及FBI與頂級掠食者的鬥智競賽》(Black Edge: Inside Information, Dirty Money, and the Quest to Bring Down the Most Wanted Man on Wall Street)
是紐約財經記者席拉‧寇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所著的一本報導文學,她花了數年的時間,努力採訪追蹤探索與避險基金公司薩克資本,以及其創辦人史蒂夫‧柯恩等人相關的金融弊案撰寫而成,後來Netflix還以此書資料為基礎,拍成了電視劇《金融戰爭》。
書名「黑色優勢」是指這些華爾街的交易員,利用各種手段獲取違法資訊用於交易(即內線交易)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故事性很強,也相當引人入勝,對於相關的案情的背景、經過以及警方與主要之間的對壘描述得很詳細。
如果要純以看小說的角度來看,某些部分可能會覺得支節的資訊比較多(尤其是一些新角色的背景),有時想快點看接下來劇情時,會覺得有點沒這麼流暢,但一想到這是報導文學,寫的是真實世界發生的事,儘可能地將收集到的人物背景資料放入是很不錯的事,也更能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書中最有意思的,是講到很多實際發生過的內線交易賺錢進行方式,這些避險基金交易員,靠著設法在公布之前,早一步獲得企業的相關消息(甚至是用大量的錢去買消息)提早買進或作空,獲取爆利。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指數投資人想重押特定標的該怎麼辦?
雖然一般並不建議買特定的標的重押,但如果想這麼作的想法理由很強烈,也不是100%不行,但建議由本文逐步思考清楚是否要做,以及該怎麼作。
一、思考想重押的原因及合理程度:
首先應該確定自己為什麼要買,以及合理程度為何?可能的理由有以下幾種:
(一)、特定資產配置理由: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慢慢致富》讀後感
《慢慢致富》全名《慢慢致富:告別金錢焦慮,77天思考練習不再害怕負債、低薪、沒工作,打造財務幸福循環》(英文:From Here to Fnancial Happiness: Enrich your Life in Just 77 days)是之前介紹過的好書《金錢超思考》的作者:喬納森‧克雷蒙2018年的最新作品,很高興最近終於出了中文版本。
以下是讀完本書後的心得。
一、概述:
本書的中文譯名比原文增加了一個大標題「慢慢致富」,雖然與原文標題不同,但頗能抓到這本書的精神,亦即財務問題是要經由努力,在較長的時間逐步達成目標,而不要妄想用投資追求高報酬來立刻解決所有的理財問題雖然我部落格文章是以指數投資為主,但始終強調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而且必須要有特定的理財目標。而正如綠角在推薦序中提到,這本書的一個特色,就是它以整體的理財而不限於投資。
本書很有創意地分成77個段落,每個段落描述一項理財的重點,剛接觸理財問題的讀者,可分成77天每日循序漸進閱讀(已對投資理財比較熟悉的讀者也許比較會想一口氣就看完),並做到書中每個段落中的建議以及相關的實作小作業,就能逐漸改善財務問題,達成理財目標。
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
阿爾發機器人理財介紹
那麼目前一般所謂的機器人理財又是什麼呢?
2、機器人選股(基金)
前兩種作法中,常常都有一種假設,就是靠著某種規則,配合電腦操作,就能拿到比大盤指數更多的報酬(或是承受更小的風險)
但這種想像沒有實際的根據,很多只是拿過去資料(機器人擅長整理資料)來假設未來某種方式也會有效,但其實這部分並沒有實據證明能有效預測未來。
真正符合理財需求的「機器人理財」,應該不是前兩種(追求投資高報酬),而是以「達成理財目標」為核心理念,也就是一方面能發揮機器人分析資料的強項之外,仍然要回到人性化的,亦即人本身的理財需求上。
本文介紹的阿爾發機器人理財,就主要是符合這種運用資料協助投資人藉資產配置與被動式指數投資,來達成目標的。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選擇ETF時不應重視的七項因素
但也有很多不太重要或完全無意義的因素,如果在投資ETF時,被這些因素影響了選擇,反而可能是有害的。
本文即探討曾看過有人用來選ETF,但其實為不應該特別重視七項因素。
一、ETF價格高低:
不少人把價格高低當作選擇ETF的條件之一,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認為如果ETF的價格太高,代表現在在高點,不適合買進,反之價格便宜的ETF適合買進,期望容易漲上去。
但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ETF的初始發行價格、發行時間長短、配息多少、追蹤指數過去績效,以及是否有分割合併等等,都會影響ETF的現在價格高低,跟現在ETF是貴或便宜沒有太大的關係。
更甚者,如果你買的是高費用的、主動操作的,或是如槓反、期貨等帶有類似「自動扣血機制」的ETF,不要以為當下價格低就代表以後一定會漲回去,那都是不切實際的期望。
第二種是覺得,價格低比較親民,適合小資族買進,價格高則只適合較有錢的人買。
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台新數位銀行Richart推介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高股息ETF等於高交易成本,以台股高股息類ETF(0056、00713、00730、00701、00731)為例
在台股已有5支高股息類的ETF的情況下還能有如此成績,反映了台灣投資人對於高股息的熱愛。
關於高股息指數ETF優缺點的探討有很多,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是高股息指數為ETF本身帶來的交易成本,並以台灣的已上市的高股息型ETF為例。
一、ETF交易成本說明:
作指數投資應該都了解ETF的成本很重要,它直接會影響ETF的預期報酬。在ETF的成本之中,大家平常最容易在台灣投信的ETF相關頁面上看到的,就是經理費和保管費兩項,但基金的內扣成本並不僅於此。(可參見綠角的相關文章 )
要了解台灣上市ETF的實際總成本,可以使用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的網站(連結),先選定年分和月分(一般選擇全年來查詢全年費用率)再選擇發行公司,即可以查詢各投信一般主動基金與ETF的詳細成本。
例如下圖顯示的是元大台灣50(0050)2018年的成本,可看到右側的會計帳列費用,包括經理費0.32%、保管費0.04%,以及其他費用0.05%。左側則有「交易直接成本」,包括手續費0.01%以及交易稅0.02%,全部加起來,可得出0050的2018年總費用率0.44%。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滬深300指數與相關ETF比較(ASHR、XCHA、華夏滬深300、安碩滬深300、元大滬深300、復華滬深300)
![]() |
滬深300指數近年走勢 |
因目前主流全球或新興市場指數收錄A股比例相對較低,如果要在配置中補上A股,滬深300指數是個很好的選擇。本文即簡介滬深300指數,並比較分析追蹤該指數的各ETF。
中國大陸有最多且品質佳的滬深300ETF,但一般台灣投資人(包括我)無法購買,所以本文只介紹海外發行的部分。
一、滬深300指數:
(一)滬深300指數簡介:
滬深300指數(CSI 300)由中證指數公司發行,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2005年4月8日正式發布。
選取方式是上海深圳上市的股票(深圳創業板需上市3年,其他股票上市半年)之中,總市值前300大的股票,但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額需要在前50%。
以股票自由流通市值來加權。每半年(6月和12月)會依規則調整成分股。
2020年5月底時,預估股息率為2.04%。
上海交易所的股票佔65.4%、深圳交易所的股票佔34.7%。相較於兩股市在A股市值的整體比重(約58%-41%,參見之前的文章),該指數較偏重於上海股市。
2020年5月底時,成分股總市值為309,484(億人民幣)指數市值130,600(億人民幣),其中成分股總市值佔整體A股53%,指數市值佔A股流通市值約50%。(大約10年前左右滬深300還大約佔了A股近7成市值,但10年來新上市股票眾多,且中小型股表現不差,因此下降到約50%)
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
UCITS(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是什麼?
UCITS,是Undertakings for Collective Investment in Transformable Securities的縮寫,因為是由歐盟所制定,所以一般譯作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
簡單地說,它就是在歐盟相關法規之下的一種共同基金,本文簡介它的發展歷史以及一些與我們投資ETF比較相關的規範。
一、UCITS簡介和歷史:
2020年6月10日 星期三
英國上市全球房地產(REITs)ETF比較:GLRE、TRET、IDWP、HPRD、EPRA
使用美國上市的ETF配置全球房地產股票是很不錯方式,有較優秀的費用率、持股廣泛度以及交易量。
但因為REITs相較整體大盤股市一般有較高的股息率,使用美國ETF會負擔較高的股息稅,因此使用英國上市的房地產ETF來節省稅賦成本,是個可行的方式。
但相較而言,英國的幾支全球房地產ETF各有其缺點,不像美國標的這麼好選擇,本文即從各方面比較各ETF的優缺點,作為選擇的參考。
一、與美國配置方案的比較:
如果使用美國ETF配置REITs,以下兩種選擇方案幾乎是佔絕對優勢:(一)使用Vanguard Real Estate ETF(VNQ)、Vangaurd Global ex-US Real Estate ETF(VNQI)兩支搭配:
依涵蓋市值,建議大約以50%、50%的比例搭配。
這個配置總費用率為0.12%,可投資全球共41個市場的826支REITts和其他地產股票,是費用率最低,也涵蓋範圍最廣的組合。
其中VNQ有2.7%,而VNQI則有高達56.53%屬於非REITs的地產公司股票(主要因為非美國的REITs比較不發達,關於REITs和其他地產公司股票REOC的比較,可參見這篇文章),整體而言如果各配置一半,會有約70%左右配置在REITs,30%左右配置在其他房地產股票。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黃金是否適合納入資產配置?長期黃金投資的優缺點
相較於基礎配置的股票和債券,是否要把將黃金納入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資產配置專家們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黃金投資的優缺點,來思考是否要加入黃金以及可能的配置方式。
本文是基於長期資產配置所作出的探討,因此與基於對黃金漲跌特定看法的中短期投資有所差異。
一、黃金投資簡介與投資方式:
在近代以前,黃金因其稀有性、外觀光澤以及低活性等特性,長期作為重要的交易媒介和保值物品(即貨幣的兩大功能)。之後部分功能雖然逐步被法幣取代,但各法幣仍與黃金有固定的兌換比例。
1971年尼克森宣布美元與黃金脫勾之後,正式脫離金本位時代,因此黃金的價格與貨幣之間不再有固定連結,黃金成為價格會大幅變動的原物料商品,但仍具有類貨幣的性質(各國仍有大量的黃金儲備)。
常見的黃金投資的方式可分為,實體黃金、黃金現貨、黃金期貨(黃金CFD和選擇權常常也是追蹤期貨價格)、黃金生產公司股票等。其中現貨、期貨和黃金公司都有相關的ETF、ETN、ETC等可以間接投資。
以下會進一步說明不同方式的特點。
二、著名資產配置相關著作作者們,是否贊成將資產配置加入黃金?
(一)不支持加入黃金:
1、Vanguard的創辦人約翰.柏格:建議基本的股、債配置即可,未包括黃金。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台股各市場指數與ETF搭配績效比較,以2020年5月為例
在過去幾年中,台股的大型股表現常優於中小型股,這與最大股票台積電的表現好有很大的關係,在大型股表現好的期間,較看不出全市場指數分散風險優勢,但剛才過的2020年5月,走勢明顯反了過來,中小型股開始佔優勢。
本文即探討這段時間的績效,並用以觀察不同指數、ETF,以及可能的ETF組合之間的關係。
一、2020年5月各指數與ETF報酬列表:
以下列出主要指數以及相關ETF在5月的表現,關於各個指數和ETF的詳細介紹,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列出的指數都是以含息的報酬指數,列出的ETF因為5月都沒有除息,因此績效都是以4月30日收盤價與5月29日收盤價得出。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投資理財要看自己的「現在」而非「過去」
指數投資與資產配置的原則也在此,我們承認自己不知道股市短期的漲跌,也不知道哪支股票、哪個市場、哪種資產未來的表現會比較好,所以我們不把時間精力花在這些上面。
我們選擇可關注於可以掌握的東西,選擇長期投資於低費用、廣泛分散風險的工具,並根據自己的狀況作資產配置。
上述講到的是外在金融市場和工具的部分。這篇文章則進一步主要討論到個人相關的部分。也就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現在」的狀況,根據此作出影響自己「未來」的決策,而不是陷在已經無法掌握改變的「過去」。
一、個人過去績效影響現在決策的迷思:
在投資理財討論版面常出現的問題:我買了XXX(可能是股票、基金或其他金融商品),現在好慘賠了25%,請問現在應該怎麼辦?
會發這樣的問題所代表的,就是與這個答案應該最相關的,包括這個人對該金融商品的想法,個人理財狀況以及整體投資策略都看不到,卻把最不相干的個人投資績效放上來,卻要大家給出具體建議。
過度看重個人過去績效的狀況,在這個例子中特別清楚,但實際這種作法非常常見,我們常看到的一些與投資行為和決策相關的用語,包括套牢、加碼攤平、回本、持股零成本、停利、停損等等,其實都反映了類似的事。
這些名詞雖然各有不同的意義,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常陷入拿自己過去績效賺賠來決定當下投資的迷思,例如:
大雄因為在10元買了哆啦銀行股票,現在跌到8元,所以「被套牢」不想賣出,而因為想要「回本」所以「加碼攤平」,希望把自己的平均成本降低到9元。
胖虎因為在10元買了哆啦銀行股票,現在跌到9元帳面虧損10%,所以想要「停損」。
小夫因為在10元買了哆啦銀行股票,現在漲到11元帳面獲利10%,所以想要「停利」。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為何要優先選擇全市場指數以及實務考量
在許多區域或市場,都會有代表大型股指數或大中型股指數,但本文認為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之下,還是應優先選擇持股(債)最廣泛的全市場指數(Total Market Index,或譯整體市場指數),但也進一步探討實務上會遇到的一些可變通的狀況。
一、優先選擇全市場指數的理由:
(一)分散程度較好
指數投資的原則就是儘量透過分散標的來降低風險,因此儘可持有更多標的是合理的作法,以股市來說,即最好選則同時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股(進一步包括微型股更好)的全市場指數。
尤其很多非全市場指數所排除的標的(主要是小型股)常常與指數本身的波動方式有一些的差異,正好適合分散波動風險,也因此雖然小型股本身一般波動度與風險較高,但全市場指數波動度和風險未必較高。而長期而言,小型股還可能有一些風險溢酬。
2020年5月6日 星期三
「能賺錢就好了」的迷思-兼談元大S&P原油正二(00672L)
本文以一些故事或比喻,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能賺錢」不代表「好的投資」:
但一個真正的好投資,應該是雖然運氣可能影響結果,但在估算相關因素後,有合理的預期報酬與風險,並適合投資人自身的理財需求,而不是「能賺錢就好了」。
以下我們就舉一些,看似能賺錢,但並不是好投資的例子來說明。
二、可以賺錢,但不是好投資的類型與例子:
(一)、平常很多人靠它賺錢,但其實隱含重大風險,可能會在特定情況下讓投資血本無歸:
代表例子:馬多夫基金、17世紀荷蘭鬱金香球根、大量賣出選擇權、單押單一公司債券。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美國整體公債指數與ETF介紹:GOVT、VDTA、VDTY、TRES、TRSY、XUTD、PRIT、BBTR
中短期和長期公債各有一些優缺點,也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之後也會撰寫文章探討)不過,如果看了各種優缺點之後,仍無法取捨決定要用哪種天期的美國公債,有一個很符合指數投資人的作法,就是乾脆把各種天期的公債,按市值全都買下來。
其實如果使用例如BND、AGG這類追蹤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ETF,也就會按流通市值投入各種天期長度的美國公債,但這些ETF會包括美國公債以外的MBS和公司債等,如果想降低債券部位風險,純粹投入美國公債的話,就適合使用美國整體公債的ETF。
本文即介紹各種美國整體公債指數以及相關的ETF。
一、美國整體公債指數概述:
美國公債,或更精確的說法是美國國庫證券(United States Treasury Security)是指由美國財政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發行,並由美國聯邦政府擔保的債券。與也常出現的「美國政府債券」(US Government Bond)一詞不同的是,「美國公債」一般排除了美國政府相關機構所發行的債券。
美國國庫證券種類繁多,這裡不一一仔細介紹,在美國整體公指數中,一般不會全部收錄所有的美國國庫證券,主要的限制條件包括:
(一)不收錄通膨連結債券:TIP。
(二)一般不收錄離到期時間只有1年以下的國庫證券:所有的T-Bill,以及到期時間不足一年的T-note、T-Bond等。但也有指數例外。
(三)不收錄其中的不可轉讓類證券:如儲蓄債券(Saving Bond)、州和地方政府系列債(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Series,SLGS)等,因為這些債券無法流通成為相關基金的標的。
(四)、有些指數會排除零息美國公債,有些則會收錄。
(五)、一般排除浮動利率債券,但如果是早期固定後期浮動,則收錄仍在固定利率期間的債券。
(六)、排除本息分離債券(STRIPs,該類債券詳細可參見綠角的文章)以避免標的重複。
(七)、不同的指數會對個別公債的最小流通市值作限制。
實際上各系列的指數還會有一些細部的規則差異,參見以下的介紹。
二、標普美國公債指數(S&P U.S. Treasury Bond Index)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什麼是羅素2000指數?羅素系列美股指數與相關ETF
![]() |
羅素2000指數1978-2012年 |
其中羅素2000指數是美國最知名的小型股指數,而羅素3000指數則是知名的美股全市場指數。此外還有許多各類型的美股指數,為許多指數基金和ETF所追蹤。本文即介紹羅素系列指數與相關的ETF。
一、羅素系列美股指數歷史:
羅素系列美股指數最早由法蘭克羅素公司(Frank Russell)創建於1984年(網上很多地方寫1972年,應為誤傳),當時並提供了回溯5年的數據資料,因此幾個主要指數的資料始於1978年,相關數據至今已有超過40年。2015年時,倫敦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購併了法蘭克羅素公司,並與原本旗下的富時指數公司合作,將兩個系列的指數合併,打造成為富時羅素(FTSE Russell)這個指數品牌至今,但羅素相關指數的運作和名稱未作更改。
二、指數收錄範圍、標準與維護方式:
(一)收錄股票地區: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貨幣避險債券ETF的預期報酬估計-以BNDW為例(2020年4月)
但這一年來全球的利率變化很大,尤其美元經過多次降息,銀行坼款利率和債券殖利率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次我們就進一步使用同時持有BND和BNDX的全球債券ETF--BNDW為例來計算預期報酬。
一、BNDW簡介:
二、BNDW的匯率避險與相關收益簡介:
如之前文章的簡介,債券ETF的長期報酬預期,主要是以所持債券的到期殖利率扣掉ETF費用率可得出。但在債券ETF實行貨幣避險的情況下,會因為避險的工具中的不同貨幣的利差,造成收益或損失,而增加或減少ETF的長期預期報酬。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IB(盈透證券)轉換貨幣教學
IB的功能和界面都較為複雜,轉換貨幣也不例外。本文即說明介紹,如何在IB買賣貨幣(交易外匯)以及相關的問題。
本文介紹的是在IB實際買賣貨幣(Spot Forex),不包括外匯差價合約(CFD)、外匯交換合約(Swap,或譯外匯掉期)或外匯期貨(Future)。
一、基礎貨幣:
在IB開戶時會要求選擇基礎貨幣,台灣的投資人,建議選擇美元作為基礎貨幣,之後整個帳戶就會以美元為中心,每次入金(匯款)時匯入美元即可。二、可交易貨幣與代號:
對台灣投資人來說,在IB可以實際交易(持有)的貨幣共有23種貨幣,包括:美元(USD)、歐元(EUR)、英鎊(GBP)、加幣(CAD)、澳幣(AUD)、紐幣(NZD)、港幣(HKD)、新加坡幣(SGD)、瑞士法郎(CHF)、日元(JPY)、韓元(KRW)、瑞典克朗(SEK)、挪威克朗(NOK)、丹麥克朗(DKK)、捷克克朗(CZK)、波蘭茲羅堤(PLN)、匈牙利福林(HUF)、以色列新謝克爾(ILS)、南非幣(ZAR)、墨西哥披索(MXN)、離岸人民幣(CHN)、俄羅斯盧布(RUB)、土耳其里拉(TRY)。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讀後心得
《漫步華爾街》是我在十三年前,經綠角部落格推薦所讀的第一本重要指數投資作品,大受其中的論述所啟發,之後並持續讀了威廉‧伯恩斯坦和伯格的作品,因此才確定走上了指數投資之路。
《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是墨基爾在2003年的另一部著作,早期也有一個譯本但一直還無緣得見,這次樂金文化重新翻譯,並有作者為台灣人寫的序,格外感到親切。此外,因為美國和台灣在理財細節上有不少實際的差異,本書的中文編輯很細心地提供了相關的說明,也是一大優點。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投資或股市相關文化用語介紹
這篇文章即介紹在網路上常見的各種投資相關,尤其是股市相關的用語,
一、腰斬:
原本是古代的將人從斬斷的刑罰,這要是指股票或證券的價格跌到剩下一半,也就是虧損50%。二、歐印:
英文all in的音譯,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的股市或特定的資產中,甚至還可能融資借貸。例句:甲:「我覺得XX一定會漲。」乙:「那你歐印了嗎?」
三、抬轎:
指大家買進某支股票或標的,等於幫已經持有的人抬高股價獲得報酬。常指某些投資老師報明牌給大家要,但其實是幫已買進標的自己或收費會員抬高股價。
四、韭菜:
韭菜是一種被割掉後只要根部還在就會再長出來的植物,在投資上是指新的散戶不太懂投資或相關標的,就源源不斷投錢進入市場亂買,被老手或大戶當韭菜來割。
五、盤子:
台語的潘仔,指笨或好騙的人。在投資上常指被金融商品推銷人員騙去買高費用、品質不好或不適合商品的人。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原油期貨指數與原油ETF:USO、DBO、USL、元大S&P原油(00642U)的比較
本文介紹這類原油期貨指數和原油期貨ETF:主要是美國的USO、DBO、USL以及台灣上市的元大S&P原油(00642U),並比較其優缺點,以探討各種適合投資原油的方式。
一、原油期貨簡介與特性:
(一):油價、原油投資與期貨
我們常會聽到說「國際油價」、「投資石油」,等詞語,它指的什麼呢?所謂「油」、「石油」一般是指從油井中開出來,尚未提鍊過的「原油」,但原油本身,並沒有像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一樣,有全球即時的現貨交易機制。
因此,實際上我們在新聞或網站看到例如「今天國際油價上漲到XX元」,其實指的不是真正原油實物的交易價格(因為這個可能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差異,無法有即時數據,只會有事後延遲的統計數據),而是近月原油期貨的價格(一般會看到英國布蘭特原油和美國德州輕原油兩種價格)。
而因為其實原油因為需要相對大量的倉儲成本,本身並不容易投資,因此所謂投資原油,大多情況下是指運用原油期貨來間接投資原油。(還有另一種比期貨還要間接的工具叫原油CFD,但非本文主題,可能會在其他文章再介紹)
(二)、原油期貨簡介: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交易所交易產品(ETP)是什麼?有哪些類別?
ETP一般會排除股票以及類似股票的交易產品(例如特別股、存托憑證DR、Reits等)除此之外,則依廣義和狹義,會排除特定的類別。
ETP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ETF,但除了ETF之外,還包括很多其他產品以及相關的名詞,本文即簡介各種ETF的姊妹商品。
一、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交易基金:
最常見的ETP,可以廣泛投資各種標的。依操作方式可以分成主動ETF和被動ETF等。依追蹤方式則可分為實物持有ETF,與依賴Swap的交換合約式ETF。本部落格已有很多相關文章,就不詳細介紹。
二、ETN(Exchange Traded Note),交易所交易債券或譯作指數投資證券:
實質為債券,由發行者擔保相關產品指數的相應報酬,投資者需負擔發行者的信用風險,發源於美國,也以美國最為發達。詳細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三、ETC(Exchange Traded Commodity),交易所交易商品: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美國Reits ETF中的資本返還(ROC):VNQ、IYR、XLRE、SCHH的比較
一、什麼是資本返還?
從字面上的意義來說,資本返還即是指將投資人當初投入的資金還給投資人,中文有句話說「配本金」即是類似的意思。(關於主動債券基金配本金的問題,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什麼是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
本文介紹恐懼與貪婪指數的大要、計算方式,以及它可能的運用和限制。
一、恐懼與貪婪指數簡介
恐懼與貪婪指數由CNN旗下的財經部門設立與管理,每天會在網站上更新一次數字。指數範圍為1-100的整數,0是最恐懼,100是最貪婪。其中0-25是極度恐懼(Extreme Fear)、26-44是恐懼(Fear)、45-55是中立(Neutral)、56-74是貪婪(Greed)75-100是極度貪婪(Extreme Greed)。
例如昨天(3月23日)美股收盤之後更新的指數是5,屬於極度恐懼。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債券失去保護作用?債券分散風險的正確認知
於是開始有人懷疑:配置債券真的有用嗎?是不是因為疫情太嚴重,恐慌太嚴重,所以「這次不一樣」了呢?
但其實很多這種懷疑,很多是基於對於使用債券分散風險的錯誤預期,本文即從幾個角度常見的疑問,探討這個問題。
一、我的債券或債券ETF怎麼跌這麼多?但投資的是什麼債券呢?
一分風險一分報酬,平常想買殖利率更高的債券,在危急時就要負上更高的風險。
最近一個月的市況其實是很好的債券教材。假設用海嘯來形容因肺炎疫情造成的市場下跌和恐慌,不同的資產類別就像一處海邊有很多層防波堤。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跨時區ETF的價格漲跌-以元大S&P500 ETF(00646)為例
但如果是跨時區的ETF,例如台灣上市的美股ETF,或美國上市的日股ETF,它的市價漲跌就沒這麼直觀,本文以元大S&P 500 ETF(元大標普500基金)為例,介紹這方面的機制。
一、跨時區ETF的淨值變動:
ETF的淨值是反映所追蹤標的的價格,而在所追蹤股市收盤之後,成分股價格就確定不會再變動。
以台灣上市的元大S&P 500 ETF(00646)為例,在台灣凌晨4:00左右美股收盤之後,500支成分股的價格就定下來不會再變動。(註)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恐慌市場上的多空聲音,指數投資人該做的事
但不管在哪種市況之下,在你我身旁、網路上和新聞中,一定隨時都會看到聽到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最近因武漢冠狀肺炎造成的市場恐慌中更是如此。
一、可能的多空聲音:
首先是看空的一方:
疫情這麼嚴重一定會再跌,當然是現金為王。
我都放空賺錢了,這種時候怎麼會持有股票作多。
現在全球經濟的壞消息這麼多,我決定要先停損等它跌多點,相對低點再買進。
現在波動風險這麼大,空手等市場趨穩再進場吧,落下的刀子不要接。
也會有因為已經下跌一波而看多的一方:
XX股殖利率已經到XX%了,難得的買進機會。
股票已經超跌到合理價位以下了,開始買進。
川普今年要選舉,一定會想辦法救股市,聯準會大灑幣救市。
人生要翻身就在這一把了,加碼買還不夠,開槓桿買。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如何閱讀ETF官網資料(一),以Vanguard的全球股票基金VT為例
每一家ETF發行商的官方頁面的表現方式都不太一樣,本篇先以Vanguard的發行的全球股票指數ETF,也是大家在投資全球股市時常用VT為例,來介紹我們要如何閱讀官方頁面。會以電腦版網頁來說明。
一、概覽(Overview)
用google搜尋 「vt vanguard」(有些ETF用代碼直接搜尋,官網就會在第一頁,但因為vt有較多中文相關介紹頁面會排前面,所以多加一個關鍵字)即可以找到Vanguard專為投資人所設的ETF官方頁面(連結)
進入之後會看到的是下列的概覽頁面,最上面的一排紅色的字是這支ETF的全名,以及代碼(VT),第二排是告訴投資人說,這支ETF還有提供開放式共同基金的版本,連擊連結就會進入該共同基金的頁面。
接下來是一個導航欄,可以讓使用者進入六個段落的詳細頁面,我們將會依序來介紹,首先是「概覽」(Over View)。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為何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不適合指數投資?道指簡介與相關ETF
![]() |
1896年至2010年的道瓊工業指數 |
但其實對指數投資者來說,道瓊工業指數並不是一個適合投資美股的指數。本文即介紹道瓊工業指數的歷史、製作方式、內容、相關系列指數和ETF,並探討它如果運用在指數投資上可能的缺點。
一、道瓊工業指數簡介:
最初該指數只收錄各類工業公司,因此稱作「工業」指數,但目前已經並非所有的成分股都是工業股票,而是分布在許多不同的產業。
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資產配置中可以用現金(定存活存)取代債券嗎?
本文即從各種角度,來比較探討在低殖利率時期,在資產配置中債券與現金的優缺點。
請注意本文分析的是投資中的資產配置,日常用錢與急用金請務必放在常用貨幣的定存活存。
一、現金和債券的預期報酬比較: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提到過,殖利率是估算債券長期報酬的最好指標(如果持有債券ETF就再扣掉費用率)。
而現金的預期報酬,則可以用現在的定存利率來估量。
正常來說,同一幣種中長天期債券的殖利率,會比沒有利率風險的現金(或極短期債券)要高,但也有的時候會相反,情況有以下兩種:
(一)市場機制,即殖利率倒掛:
因為特定的市場狀況,造成短期債券(包括定存等)的利率反而高於中期債券,即所謂的殖利率倒掛。雖然很多說法認為殖利率倒掛是未來經濟變差的徵兆,但這點其實是很不確定的。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利率倒掛是因為各種可能的原因之下(例如最近因為武漢肺炎傳入美國,造成市場動盪,大家紛紛預期聯準會會大幅降息),市場上預期未來近期利率將會下降,這樣的預期才會造成中期債券殖利率低於短期。(同樣要避險,資金往中長期債券而不是往現金或短債去,推昇了債券價格)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壞公司的股票未必是壞投資,市場和產業亦然
但事實上,就未來預期報酬而言,不被看好的公司未必是壞股票,表現不好的市場或產業亦然。本篇就即探討這個問題。
一、壞公司未必是壞投資,好公司未必報酬高:
盈利好、前景佳的好公司大家都看好,股票大家都想買,大家都願意承擔更高的股價來持有這家公司,所以當下買進的價格,平均會相對於所謂的爛公司要高,因此未來的預期報酬可能會下降。
反之,大家都不看好,甚至虧損連連的公司,一看就風險高前景差,大家都不想持有,必須有較低的價格,才能抵得上買進這家公司的風險,因此股價下跌,但在價格偏低的情況下,平均預期報酬反而可能較高(當然,這是指平均而言,例如美國股市長期而言價值股的報酬高於成長股,常見的看法就是價值股是屬於不被大眾看好的股票,但這是超長期平均而言,近十年成長股的報酬就高於價值股)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在IB(盈透證券)買ETF的手續費(佣金)結構選擇:固定式VS階梯式
IB的手續費(佣金,Commissions)在各券商中選擇性很多的,也比較能透明地看到我們在交易股票時,有哪些成本,但計算方式也因此非常繁複。
在IB,股票、ETF、權證、選擇權、期貨等,可以個人設定選擇要階梯式(Tiered)或固定式(Fixed)。
本文主要從指數投資者的需求出發,介紹對不同地區的ETF投資者(一般股票的計算大致也很相近)來說,要如何決定選擇並設定自己的適合的佣金方案。
一、IB佣金計算方式簡介:
(一)一般性簡介:
在IB交易證券或衍伸性商品需要佣金(手續費),IB提供其中一部分商品固定式和階梯式兩套計算的方式,讓使用者自行選擇。其中股票、ETF(及其他ETP)和股票權證(Warrent)是同一選項,需要選擇同一種模式。而期貨與期貨期權是另一選項。也就是同個人可以依個人需求有四種可能的設置方式。
另外也有些資產類別不能選擇佣金結構,包括期權(依地區和幣別而定)、個股期貨(依地區而定)、外匯(階梯式)、共同基金(依地區而定)、固定收益(階梯式)、金屬(固定式)
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要投資貴金屬現貨或期貨指數?黃金ETF和白銀ETF的比較
但在投資貴金屬時,可能會遇到兩種類似但不相同的原物料ETF,就是貴金屬現貨和貴金屬期貨ETF。
本文即以常見的黃金ETF和白銀ETF為例,說明比較兩種類型的貴金屬ETF,並提供綜合的建議。
一、貴金屬期貨指數與現貨的比較:
這樣的期貨指數的報酬,會包括期貨價格的上漲(或下跌)、期貨的轉倉收益(或虧損),以及現金部位的收益三部分,也因此這類指數的報酬並不會和商品現貨價格一樣。(關於商品期貨的報酬來源,詳細參見綠角的文章)
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投資、愈被動賺愈多:向巴菲特學極簡投資法》讀後感
作者是財經業界人士,同時也是知名財經作家,有許多的相關著作,在柏格頭網站也寫了不少文章。
本書以巴菲特當標題,不過內容並不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而是所謂的被動或消極性投資(Passive Investment),巴菲特主要是作為引子帶入主題,在前二章引用了不少巴菲特的話,來強調不要去預測市場走勢、不要受市場情緒影響,以及大多數投資人適合指數型基金,並且認為投資應該要有計畫等。
作者其次也自己舉了很多理據說明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消極型的投資,反而優於積極型的投資,不過他所謂的消極,並不代表什麼事都不作,而是認為投資本身,重點應該是把投資作為個人財務規劃的一部分,所以實際上是把心力花在個人整體的計劃上,而不是在可能徒勞無功的擇時選股。(關於投資應該要考慮的個人因素,可進一步參見我這篇文章)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什麼是權重上限指數(Capped Index)?
在台灣最多人關注的例子,莫過於近年來在投資台股ETF時,擔心台積電所佔比例過重。另外在投資新興市場時,也有人擔心中國佔比太高也是一例。
權重上限指數(Capped Index)便是為了解決此類問題而產生的指數編制方式,藉由制定特定證券類型的上限,來處理資產過度集中的問題,並能符合各國的相關法規。
一般如果在指數或ETF的名稱中看到Capped或是類似50/25 這樣的名稱,就是所謂的權重上限指數,但也有些不會在名稱中顯示。
本文即介紹這類指數的產生背景、類型、運作方式和優缺點。
一、各地基金相關法規對權重限制的規定與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權重上限指數產生的重要背景,即許多國家地區對於包括ETF在內的共同基金,制定了需要分散持有證券的規則:(一)、美國對於RIC的規定:
美國規定美國的RIC(Regulated Investment Company、受監管的投資公司,大多數ETF屬之,大多共同基金也是)規定每年每季終了之時:1、單一發行機構的證券不能超過25%的上限,政府機構發行證券或以及其他RIC除外。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從哆啦A夢〈幸福保險機〉看保險觀念
該故事連載於1983年3月號的《小學五年生》,不知為何原本從未收錄在正式單行本中(不過以前盜版時期的青文《機器貓小叮噹》有收錄在第57集),後來才收錄於《藤子.F.不二雄大全集哆啦A夢大》第11集。
本文以這個故事出發,來探討一些保險的觀念(有些可能不是藤子原意而是我的衍伸看法)。
一、幸福保險機故事大要:
大雄的媽媽在打掃大雄房間的時候,把大雄最珍貴的(「比生命還重要的」)模型玩具弄壞了,大雄很生氣的跟媽媽說要怎麼賠他,大雄媽媽反而說都是因為你亂放的關係。
哆啦A夢安慰大雄說,已經這樣了也沒辦法,不如打起精神來再買一個吧。大雄說之前買這個就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根本不可能再買了,還說自己的人生已經完了。
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簡介、相關指數與ETF
![]() |
上海證交所大樓 |
之前的文章介紹了中國股票包括哪些國內國外上市的股票類型。而其中最多股票的上市地點,就是中國國內的兩大股市交易所,上海與深圳。
這篇文章即介紹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市的組成,以及上海證交所股票相關的指數和ETF。
一、上海證券交易所簡介: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是中國市值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以上市股票市值來說,僅次於紐約、納斯達克、東京交易所,在全球排行第四。
2020年2月14日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共有1633支上市股票,市值為350757.65(億人民幣), 其中流通市值為291128.52,流通市值佔總市值83%。
上海的上市股票數佔中國國內股市42.1%,市值佔中國國內股市的58.7%。
上海股市股票的產業分布以金融地產業最多,佔市值34.94%,工業其次,佔15.92%,其次依序是必要消費8.33%、原物料8.19%、非必要消費7.78%、能源6.42%、資訊科技6.11%、醫療衛生5.57%、公用事業3.72%、電信3.02%。以金融業佔最多,這點與工業和資訊產業為主的深圳股市成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