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存金融股風險比較小?0050、0055、玉山金、兆豐金的簡單比較
存金融股的人常有一種說法,說雖然金融股報酬不見得比大盤ETF(如0050)高,但因為投資者屬性比較保守,不能承受太大風險,所以存風險比較小的金融股,比較能安心。
常見衡量風險的兩個指標,是β值(貝塔值)和標準差,其中β值主要代表的是個股或基金與大盤漲跌的連動性,反映的是「系統性風險」的大小,而標準差則反映的是該標的整體波動大小。另外還有一個夏普值則同時考量報酬,計算特定期間承擔同樣風險能獲得的報酬。
這裡我們先用追蹤台灣大型股0050指數的元大台灣50(0050)作比較的基準,與代表台灣整體金融股的元大MSCI金融ETF(0055)作比較,來看整體大型股和整體金融股的風險差異。在yahoo上可獲得兩者近10年的幾個相關數據如下:
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資產配置中債券配置的疑慮和思考,以個人過去的失敗經驗為例
現在(2021年3月)正處於全球股市正好、債券剛剛重跌一波,但債券殖利率仍不太高的時候。這種市況,容易使人對於在資產配置中配債券可能會有較多的疑慮,這些疑慮是正常的,也是需要面對,並在思考之後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的。
這篇文章分享我以前對配置債券產生疑慮,因而影響操作的經驗,作為思考相關問題的參考。
---------
我在2007年底開了美國券商,並在2008年初開始正式進入指數投資的時候,其實不是一下子就順順利利作好完整配置。尤其債券的部分,雖然那時候整體部位很小,預計能承受的風險大,預設的債券部位比例一開始就不多。但一些心理障礙反而比股市部位要大。
第一個心理障礙是卡在債券配息扣30%。首先相對於股票,債券報酬中的配息佔比更高,所以更會覺得被扣稅(畢竟都學習過費用在投資中的重要性)這件事比較有疑慮。
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雙曲折現偏誤與投資理財
雙曲折現或譯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是行為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是一種心理偏誤,它會讓你對當下或很近期的獎勵獲利,賦予過高的價值。
這篇文章介紹這個概念,並說明在投資理財上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一、折現(Discounting):
因為錢有一定時間價值,所以,現在獲得的錢,價值自然比一年後才能獲得的錢要高,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合理的,也就是「折現」的概念,以下用兩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靜香沒有欠任何錢,也沒有急需用錢,她會把多餘的閒錢儲蓄起來,放在1%定存之中。因此對她來說,如果現在突然多獲得1萬元的閒錢,就相當於1年後有10100元的效果,而她適合使用的折現率就是1%。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指數在房地產避險的應用:羅伯‧席勒對房價指數與相關工具的貢獻
因為大多數人本身,不會需要避險很大部位的股票債券(部位不大有需要的話賣掉就好了),不需要擔心農場種的玉米收成時不值錢,不需要怕台幣昇值太多造成外銷產業虧損…,當然,現在因為有足夠的ETF,也不需要這些工具就能作合理的資產分散投資。
但有一種東西,會是很多人都可能用得上的,就是房屋相關的衍伸性金融商品(如果有的話),這方面的觀念和實務的推進,知名經濟學家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功不可沒,這篇文章介紹即其中的故事和相關原理。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你適合投資QQQ嗎?試著回答20個關於QQQ的問題吧!
但在投入QQQ之前,是否有了解這支ETF是否真的有反映自己對於投資的看法呢?還是只看了過去績效,以為未來績效也會好?或聽了別人的推薦不確定原因就買了嗎?
這篇文章,試圖透過20個問題來測試一下投資人適不適合買QQQ,也有助於更進一步了解這個標的。
一、關於QQQ的20個問題:
每個問題都是是非題,亦即只有是或否兩個答案,建議先作答完畢,再看後面的計分方式和說明。
1、你希望以低成本投資美股嗎?
2、你希望藉由承擔更多的整體市場風險,來獲得更高的預期報酬嗎?(即獲得更多的市場溢酬)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如何在IB(盈透證券)使用「報告」功能查找自動退稅
IB(Interactive Broker 盈透證券)是一個功能豐富,提供資料詳盡的券商。但有些時候,這反而會成為一個缺點。
因為提供的資料多,有時反而不易查詢想要的資料,而且有些呈現的方式不太直觀,容易造成困擾。
這篇文章就介紹在IB之中,查找「報告」的功能,並以如何查詢美國債券ETF的自動退稅為例子。
一、IB的自動退稅:
1、QII(Qualified Interest Income),即美國債券的配息:包括美國公債、公司債、市政債、抵押債、通膨債券等等。
2、資本返還(ROC):配息性質屬於返回資本,有時會出現在非美國債券、mlp、Reits等類型資產的ETF之中、詳細說明可參見這篇文章。
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上海證交所科創板相關指數與ETF
之前的文章整體介紹了中國上海證交所的相關板塊、指數和ETF,而其中科創板(Star Market),是最新成立的板塊,這一兩年發展快速。
這篇介紹即介紹上海科創板的歷史、特性以及它的相關指數與ETF。
一、上海證交所科創板簡介: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簡稱科創板,是上海證交所在主板之外的一個新的板塊。
2009年深圳股市成立創業板,吸引了很多新創公司加入,相較而言,上海股市這方面較為缺乏。2018年起,中國中央提出要在上海證交所建立新的股市板塊,其目標在打造中國的納斯達克。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並於7月22日開市交易。
最初有25家公司上市,發展至今(2021年1月28日)才一年多的時間已有223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總市值達3兆4842億人民幣,流通市值1兆665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