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資產配置中的貨幣配置風險考量

資產配置中要考量的點很多,除了因個人狀況,思考主要的資產類別比例之外,另一個就是持有資產的幣別。

資產幣別牽涉到的是匯率風險,它雖大多情況下並非資產配置中最大的風險,但仍是在進行配置時,需要注意的點。本文就介紹如何了解自身配置的貨幣比例以及相關風險。


一、對貨幣配置的考量的基本認識:


一組資產配置其中的風險,包括了:

資產本身風險+匯率風險

但幣別與股、債、房地產、原物料這些主要類別不同,除非是配置特定貨幣現金,不然幣別是附在特定資產上的,因此不太能任意依喜好來配置比例,而是依照其他資產配置的比例為主,甚至也可能因為市場的變動而變動,所以了解持有幣別比例風險,可算是資產本身風險之外的附加確認。


了解資產的幣別要思考的主要有兩點:

一是避免各種幣別的風險過大:

各幣種在全球資產的重要性以及本身的風險大小其實不同,所以適合的比例也不同,例如美元或成熟國家幣種的貨幣波動較小,新興市場貨幣一般較大,都需要考量在內。但即使是風險較小的美元,也不宜配置比例過大。

二是依個人的狀況思考:

如果一個人幾乎都以使用台幣為主,匯率風險就應由台幣出發思考,也可以適度增加台幣資產比例,如果會常會用到美金或其他特定外幣,也可以納入幣別配置的參考。


二、如何適當地計算資產幣別比例:


(一)基金計價幣別:

資產幣別不是看ETF或基金的計價幣別,而是要看實際資產的幣別,除非該產品有進行貨幣避險或類似貨幣避險的機制,才會讓計價幣別成為實際的資產幣別。(詳細可參見綠角的文章

(二)股票配置的計算:


股票(包括Reits)的幣別計算方式有二,一是以股票計價幣別為主,二是以公司實際資產所在貨幣為主。


例如,台積電ADR的股票是美金計價,所以視之為美金資產來計算也很合理,但股票實際上代表的是持有台積電這家公司的一部分,而台積電是以台灣為主的公司,資產也以台幣為主,所以視台積電ADR為台幣資產也是合理的作法。

這部分主要計算海外中國股票時最常遇到,例如美國上市N股的阿里巴巴ADR,可以視為美元資產,香港上市的P股騰訊的股票,可以視為港幣資產,但把兩家中國公司都視為人民幣資產,也是合理的作法。


(三)固定收益部分:


在債券或其固定收益產品的配置中,就要以該產品計價幣別為主,這時就不宜使用發行者的資產地域幣別,因為債權人會拿回的利息和本金就是該貨幣,與發債者本身的資產幣別較無關係,投資者實際承擔的匯率風險也是債券幣別風險。

(四)原物料部分:


原物料期貨、現貨、ETF、ETNETC等,除非有貨幣避險或類似機制,與計價幣別都無關,代表的都是特定原物料的貨幣配置

(五)有些特別的衍伸金融商品的實際貨別比較複雜,可以參見這篇文章

(六)實務上來說不用太細分一些佔比很小的貨幣或原物料,用較大分類概括計算即可。

三、以實例看如何計算資產中的貨幣配置比例:



小明(小杉的台灣版名字叫王聰明,簡稱小明)是一個台灣人,主要使用貨幣是台幣,但常常會出國用到美金,也有時會去中國探親而用到人民幣。於是投資部位作了以下的配置(舉例目的是為便於說明各類別資產的計算方式,而非直接推薦這樣的配置,請不要直接把它當明牌來用):

(一)VT:50%(全球股票)
(二)0050:10%(台股)
(三)BNDW:20%(全球債券美元避險)
(四)復華中國信用債券ETF:5%(中國公司債)
(五)美元定存:5%(現金)
(六)黃金現貨AU9902:5%(黃金)
(七) DJP(綜合原物料期貨):5%

------

(一)首先:VT部分雖是美元計價ETF,但實際持有不同地區的股票,依照區域股票使用幣別如下:(用0.5%為單位四捨五入,中國部分不分股種計價幣別,一律用人民幣計)美元55.5%、歐元9%、日元7.5%、英鎊5%、人民幣3.5%、加幣3%、瑞郎2.5%、澳幣2%、台幣1.5%、北歐貨幣1.5%、其他已開發亞太貨幣(港、新、韓、紐):3%、其他新興亞洲貨幣2%、新興歐洲中東非洲貨幣2%、拉丁美洲貨幣1.5%。各自乘上50%就是各幣別在配置中的佔比。

(二)0050:台股,因此10%都是台幣資產。
(三)BNDW:雖然有全球各種計價幣別的債券,但因為有進行美元貨幣避險,所以20%全都是美元資產。
(四)復華中國信用債券ETF:雖然都是中國公司債,但其中僅約22%是人民幣計價債券,78%是美元計價債券。所以乘上5%之後,其中有1.1%的人民幣資產、3.9%的美元資產。
 (五)美元定存5%皆為美元資產。
(六)AU9902(一銀金)雖然是台幣計價,但這5%都是黃金(貴金屬)資產。
 (七)DJP:DJP作為一支ETN,雖然未實際持有原物料期貨,但追蹤原物料期貨指數,因此其配置仍為原物料,雖然是美金計價且追蹤指數中有有美元現金,但美元計價期貨等於把其中的美金部位換成原物料了。所追蹤的彭博商品指數中,約30%是能源類原物料期貨、17.5%是貴金屬期貨、17%是工業金屬期貨、35.5%是農畜產品原物料。各乘上5%就是實際持有部位比例。

最終小明的整體投資配置貨幣佔比大致如下:

美元:56.65%
台幣:10.75%
歐元:4.5%
日元:3.75%
人民幣:2.85%
英鎊:2.5%
加幣:1.5%
瑞郎:1.25%
澳幣:1%
北歐貨幣:0.75%
其他已開發亞太貨幣:1.5%
其他新興亞洲貨幣:1%
新興歐洲中東非洲貨幣:1%
拉丁美洲貨幣:0.75%
貴金屬:5.875%
能源商品:1.5%
農畜品:1.775%
工業金屬:0.85%

美元是世界貨幣,美股美債在全世界佔比重,所以在資產配置比例較多本來就正常,但如果小明覺得不滿意,仍覺得雖然會用到美元,但美元配置可能還是太多,單一貨幣風險太高,也可以減少美元定存部位、考慮一部分使用不避險的全球債券ETF例如英股的AGGG,或是把復華中國信用債券ETF改成例如元大3-5年中國債ETF(這樣就是全人民幣債券而無美元配置)
----------

總之,幣別比例和匯率風險不像主要資產類別風險一樣,是一個需要訂出明確比例,並花費較多心力關注的事,也不需要作類似再平衡的工作。但不妨在選擇配置資產的時候,約略計算一下,確認幣別比例是否是自己認可滿意,覺得匯率風險不會太集中,也符合自身狀況的,如有需要也可以在不破壞原有資產比例架構的前提下作一些調整,這樣的準備,也會更有助於長期堅持自己指數投資計劃,不致於在特別的匯率走勢下產生疑慮擔憂。


相關文章:債券資產配置中的區域和幣別選擇(美債與非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