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整體介紹了中國上海證交所的相關板塊、指數和ETF,而其中科創板(Star Market),是最新成立的板塊,這一兩年發展快速。
這篇介紹即介紹上海科創板的歷史、特性以及它的相關指數與ETF。
一、上海證交所科創板簡介: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簡稱科創板,是上海證交所在主板之外的一個新的板塊。
2009年深圳股市成立創業板,吸引了很多新創公司加入,相較而言,上海股市這方面較為缺乏。2018年起,中國中央提出要在上海證交所建立新的股市板塊,其目標在打造中國的納斯達克。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並於7月22日開市交易。
最初有25家公司上市,發展至今(2021年1月28日)才一年多的時間已有223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總市值達3兆4842億人民幣,流通市值1兆665億人民幣。
科創板股票的總市值佔上海證交所 7.57%,佔整體滬深股市4.51%。
流通市值則僅佔上海證交所 2.76%,佔整體滬深股市1.63%。
主要因為有許多新上市公司1年期的限制股票未開放,所以流通市值佔比較低。
科創板的上市條件彈性較主板大,因此獲得許多新興公司的喜愛選擇在此上市,目前主要以資訊科技、生技等新興產業為主(詳細比例見後述)
原本科創板股票主要只能在中國大陸自由買賣(除非外國機構有QF II等資格),但預定在2021年2月1日時,符合相關條件的(上證180、上證380成分股,或A/H股)科創板股票將會加入滬港通,讓一般投資者也能投入,目前預訂這批共會有12支股票加入。
二、科創50指數:
(一)簡介:
科創板在成立之初並沒有相關專有指數,之後終於在2020年7月23日,發布了上證科創板50指數(簡稱科創50指數),也是目前唯一的相關指數。
該指數收錄科創板中流通性和市值較大的50支股票,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1000點,
成分股總市值為1兆5830億人民幣(為稍早2020年12月31日的數字),流通市值為4775億人民幣,大約佔整個科創板的50%。
(二)收錄標準以及加權方式:
基本收錄條件為科創板的上市公司,以及原本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的DR,如華潤微等。
成分股納入的另一基本條件為上市滿6個月(之後如果上市滿1年的股票到100-150支時,會調整為要滿12個月) 但如果上市之後日均市值在科創板前5,則只要3個月就可以納入。如果日均市值在前3,經特別的會議通過後,1個月就可納入。
在基本符合條件的股票之中,先剔除過去一年交易量最後10%的股票,再選出過去一年平均市值前50的股票。
基本採自由流通市值加權,不過是權重上限指數,有限定單一股票不超過10%,前5大股票不超過40%。
每3個月調整一次成分股,但單次以不調整超過10%為原則,排名40-60之間會彈性調整(進入前40的優先加入,到60之外才會排除)
(三)指數特性:
1、市值分布:
平均市值略大於中證500,而明顯小於滬深300,市值分布較500支股票的中證500要廣,最大股票中芯,總市值大約是中證500最大股票的兩倍,最小股票普門科技,總市值大約是中證500最小股票的2/3。
2、產業別:
以資訊科技為主,佔66.9%,其次是醫藥衛生(9.9%)、工業(8.8%)、電信(5.1%)、原物料(5%)、非必要消費(4.3%),完全沒有金融地產、能源、一般消費品、公用事業等類別,可說產業十分集中。
三、其他A股指數中的科創板股票:
如上科創50中的特性可知,科創板中其實有不少市值較大的股票,但因為上市時間短(大多要求要在科創板上市一年才能收入),收入主要A股指數的股票仍不多:
(一)收入滬深300:
僅有瀾起科技、中微'、中國通號、傳音控股4家,共佔滬深300指數中的0.56%(2021/1/27)
(二)收入中證500:
僅有睿創微納、南微醫學、弘軟科技、晶晨股份、微芯生物5家公司,共佔中證500的1.24%(2021/1/27)
不過雖然數量不多,但因上述這9支股市值較大,在科創50指數中佔了37.83%。
2 則留言:
大數據奇人矯健
好手氣窩裡反摸索殺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