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在歐洲,狹義的「ETP」是指什麼?產品結構與相關風險為何?

之前的文章介紹過,廣義的ETP(Exchange Traded Product)亦即「交易所交易產品」,包括各種在交易所交易的產品,如ETF、ETN、ETC、ETD等等…。

但在歐洲,近年來ETP卻有另一種更明確的意義和產品相關規範,亦即這篇文章要介紹的,狹義的ETP產品

一、歐洲出現狹義ETP的原因和發展:

在美國,ETF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構  (可參見綠角的文章),因此如果需要集中投資標的時候(例如黃金等單一原物料ETF)可以使用其他結構的方式發行ETF,不至於受限。

 但在歐洲,ETF的發行必須遵守  UCITS 相關規定,如果不是追蹤特定指數的ETF,要遵守單一發行者標的不超過10%的限制(追蹤指數的ETF可放寬到最高特定發行者35%)。

2023年11月6日 星期一

應該因為不好看中國股市就排除它嗎?

 

之前的文章講到,如果基於理念想排除投資中國股市債市,是合理的作法,並說明了有什麼適合的方式和標的。

但也講到,並不建議因為「不看好」中國市場所以排除中國股市,因為那就像在2007年很多人看好中國市場,很多是基於近因偏誤而來。

以下從報酬與波動風險兩部分,來說明將中國股市包括在全球投資之內,是較為合理的作法。

 一、報酬績效:

中國股票(無論是A股還是香港美國上市的股票)這幾年的確表現很差。

例如今年(2023年)全球股市(MSCI ACWI IMI NET)到11月3日為止是 10.2%,但中國指數(MSCI China IMI NET,香港美國上市的股票佔比較高)為-9.58%,中國全市場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IMI NET,給予A股完整權重 為-9.5%。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全球國內股票市值與指數收錄市值比較(2023年9月)


去年的文章中介紹了2022年9月底時,全球股市國內股票總市值,與指數市值(流通市值)的比較。至今又過了一年,又有了不少的變化。

本文即參照2023年9月底的資料,並以市值排列列出相關數據。

一、股市市值與指數收錄市值列表:

以下的表格,以2023年9月底,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所提供各市場總市值並算出佔比,再與知名的VT這支全球股市ETF所追蹤的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以下簡稱指數)中,所收錄股票各國市值和所佔比例作比較,以下市值單位為百萬美元。

其中只包括本國股市上市的本國股票,因此會漏掉只在國外上市的公司市值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台灣人如何用ETF投資「排除中國」的全球配置

資產配置除了財務上的考量之外,也可能包括一些個人理念的考量。

例如在台灣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因為中國是想吞併我們的敵國,所以不想要投資於中國公司或政府相關的標的,如果是這樣,應該要怎樣作股債配置好呢?

本文即從股債兩個方面來探討可能的配置方式。

一、全球股市配置: 

首先要看每個人的觀點,來確認要排除多少中國相關投資。

在股市方面排除的最低程度,是美國政府所限制不能投資的中國軍工相關企業(即所謂黑名單),所以只要是在美國購買的所有ETF,都不會投資到這些(包括滬深300或中證500的ETF裡都會特別排除這些公司)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如何使用IB盈透證券在英國買現貨黃金(XAUUSD)白銀(XAGUSD)

IB(Interactive Broker、盈透證券)有一項直接購買貴金屬的功能,可以方便投資人不需要透過ETF或ETC即可以投資倫敦交易所的現貨黃金和白銀。

在IB的產品代號為XAUUSD(黃金),XAGUSD(白銀)。 
在黃金的部分,另有專門為美國人所設的美國黃金,台灣人不能買賣,而內扣費用也較高一些。所以本文主要介紹倫敦的黃金與白銀。


一、交易方式、時間與交易單位:


要買賣倫敦現貨黃金、白銀,需要在ib網站的帳戶設置中,在交易許可欄位中,選擇「金屬」,並設置開啟該項交易許可。

設置金屬的交易許可
這項產品,有限制美國、香港、澳洲、日本、加拿大的居民不能買賣。台灣人是沒有問題,只要開啟即可。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分析--以AGGG(AGGU)為例(2023年版)

去年的文章,介紹探討了全球投資級債券為範圍的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Bloomberg Barclay Global Aggregate Bond Index)的內容本文是2023年的更新數據資料。

如果想用一支ETF大致概括全世界的投資級債券,就可以使用該指數的ETF。但由於彭博沒有提供公開免費的指數內容細節,因此這裡只能藉由相關ETF的資訊來間接了解指數的內容。

一、相關ETF簡介:

目前追蹤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的ETF主要有兩支。

一是iShare在英國上市的aggu(美金避險累積)、aggg(美金不避險配息)與agug(美金避險配息),費用率0.1%,共收錄債券12901支(較1年前增加了2000多),雖然離指數全部28000多支還差很多,但已是收錄較多的。

2023年7月8日 星期六

亞洲與太洋洲國家與市場整體指數化投資ETF產品評比

指數化投資與ETF起源於北美,其後發展至歐洲,相較而言,亞洲地區屬於較為後進,但近年來ETF的發展也愈來愈快速,但也有很多ETF並不屬於指數化投資範疇,或費用率過高。

本文從指數化投資的角度,把相關各類ETF產品的品質轉換成分數,來評比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地區的相關產品,能滿足多少指數化投資的需求。

一、評分方式:

評分一共分成7個區塊:本土股市、全球股市、本土債市、全球債市、通膨連結債券、本土Reits、全球Reits。

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全球股市指數與相關ETF(2023年版)


MSCI ACWI 指數市場分布
之前的文章介紹了全球股市指數與相關的ETF之後,之後已過了近四年,本文即對全球股市三大系列指數與相關標的內容作一更新,如果如果想以一支ETF含蓋全球市場(包括已開發市場和新興市場),即可參考本篇文章。

本文僅收錄被動市值加權,且至少包括大型和中型股的指數與相關標的,介紹的ETF如有美元計價,即會以美元計價版本為主。

以下依照不同系列的指數來介紹:

一、富時(FTSE)系列指數:


(一)富時完整全市場指數(FTSE Global Total Cap Index),收錄全球49個市場的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股。

2023年5月底時,共收錄18905支股票,指數市值(流通市值)69,386,193(百萬美金)

富時完整全市場指數是目前收錄股票數最多的指數,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資料中可看到,全球約有55000多家上市公司,因此未納入此指數的股票還有很多。而納入該指數的總流通市值大約佔全球上市公司總市值的65%左右(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資料概估)。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關於ETF收益平準金的十八個錯誤理解,以00878和00919相關數據為例的說明

收益平準金是在台灣的ETF中,常常討論的熱門話題,近來老牌的高股息 ETF  0056也增加了收益平準金這個機制,更是又帶起一波關注。

對我一個指數化投資人而言,重點在長期總報酬,因此我認為這個機制對投資人其實也沒明顯好處,但也沒太大壞處,就是個可有可無的機制。

但發現在網路上,大家不僅對它非常重視,討論熱烈,可是無論支持、反對或是持平的各方其實都常有一些對它的誤解,所以寫了這篇文章,說明許多對收益平準金的錯誤認知,並且以實際實行平準金的ETF00878、00919的狀況為例,來合理了解收益平準金是什麼。


一、簡述收益平準金的設立原因與目的:


會有收益平準金的一個重大前提,是追蹤指數(無論是指標指數還是策略指數)的ETF,與主動操作的開放基金不同,會較嚴格限制哪些錢「可以」(可以不代表一定要配)拿來配息,哪些不行。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我手上有一些XX幣被套牢怎麼辦?能否買一些該幣的投資產品?

常在網上看到或被問到一種問題:我手上有一些XX幣,但現在跌了很多被套住,怎麼辦?有沒有建議有該幣的相關標的可以投資?

這問題可以分兩部分。

第一是,如果你沒有要用某種外幣(無論是旅行、生活、投資)你就不要買或留很多XX幣,如果因為工作所得的外幣,但可想見用不到的部分,那就在合理的交易成本之下,早點換成你會用到的貨幣,而不是去負擔不必要的匯率風險。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投資AGGG相當於曝險於哪些貨幣?各佔比多少?(2023年2月)

前幾天的文章介紹了投資於VT這支全球股市ETF時,會曝險於哪些貨幣,這篇以英國上市的AGGG這支全球債券ETF為例,來看投資於全球債券會曝險於哪些貨幣,作為衡量配置匯率風險的參考。

選擇AGGG,是因為它未作匯率避險,而其他大多全球債券ETF,是採用美元避險,只會曝險於美元,而不會曝險於其他的貨幣。


一、數據:


數據來自於2023年2月23日iShare官方網站資料,反映AGGG所持有債券和少量現金的各種曝險貨幣比例: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投資VT相當於曝險於哪些貨幣?各佔比多少?(2023年2月)

常看到被建議或打算投資如VT這類全球股市ETF的投資人問說,把錢都投資於美元資產,是不是匯率風險都集中於美元不太好?但其實VT雖然是美元計價,但實際上投資於全球股市,就已經曝險於各種貨幣(VT會把美元換成全球各貨幣再投資全球股市),亦即等於匯率風險有一定的分散了。(關於ETF計價幣別和實際曝險的不同,詳細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本文就列出在投資於VT時,實際上投資的各種貨幣佔比,作為衡量匯率風險的參考。

一、數據:

以下列出VT所持有各種幣別資產的比例,根據的是2023年1月31日時的Vanguard網站資料。

2023年1月28日 星期六

如何使用IB(盈透證券)的定期定額功能(Recurring Investment)?

以往使用海外券商的一項尚不足之處,在無法進行自動定期定額買入,不過IB(盈透證券)從去年12月開始,推出定期定額(Recurring Investment)的功能,提供投資人一個方便的投資工具。

目前該功能只開放美國上市的股票和ETF,不過按IB的說明,之後還會推廣到歐洲股市十分期待。

(6月20日更新,目前已經可以定期定額一些較熱門的英國股票或ETF,如VWRA、
VWRD、EIMI、IMID、VUSD、VUAA、VDEM、VFEM、SPXP、SWRD、AGGG、VAGU、ISAC、IDTL、IBTA、IGIL、WSML、GDX、LQDE、FLOA等,但有些則還沒開放,確切的收錄標準不太確定,英國以外的歐洲包括德國 、瑞士、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典、丹麥、芬蘭、奧地利、希臘市場等也有一些股票或ETF開放,例如荷蘭上市的IWDA可以定期定額)

本文即介紹該功能如何使用以及要注意的事項。

一、先啟用碎股功能(Fraction Shares)

要使用定期定額投入,需要先在IB啟用碎股投資的功能,這可以在網頁的帳戶頁上,或在手機App啟用。

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海外券商短期資金停泊ETF比較:BIL、SGOV、SHV、GBIL、CLTL、BILS、TBIL、IBTD、TFLO、USFR

在使用海外券商進行指數化投資時,每個人的投入方式不同,有人會把一筆錢直接匯到券商之後一次把錢全部投入標的,有人則偏好分批投入,兩種作法都有一定的理由,沒有一定哪個比較好。

如果不是一次投入,暫時留下的現金放在券商未必有利息可拿(有些要高過一定數額才有,且利息一般會低於市場)

前兩年因為美國利率很低,所以美元現金本來就無利可圖所以差別不大,但現在美元短期利率到4%以上了,如果能將閒置資金放到能生利息的地方就多少能增加一點收益。這時選擇購買CD(定存單)或是美國短期國庫券(T-bill)都是可能的作法選,但這兩者在交易上可能比較麻煩且成本較高,臨時要賣出有時也比較不方便,因此,選擇投資於超短天期美國公債的ETF作為資金停泊就有不錯的效用。

本文即比較介紹目前可能選擇的ETF:

一、資金停泊ETF的各種特性與可能考量需求:

1、波動程度:要讓短期資金停泊,有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就是波動風險,一般會希望即使短期持有也幾乎沒有減損的風險。本文列出的標的都具有這樣的特性,一方面標的是由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沒有信用風險,一方面存續期間在半年以下,利率變化造成的波動很小,在當下4%以上的利率和預期年化報酬之下,一般只要持有幾天以上就幾乎沒有虧損的風險。但波動大小還是會略有不同。

2、流動性:短期資金會在短期內一買一賣,如果交易量太差,買賣價差太高,交易成本太高就會划不來。

2023年1月22日 星期日

ETF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

今天是2023年1月22日,在30年前的今天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美國推出了第一支ETF  SPY(雖然它是不是全世界第一支ETF有爭議,加拿大人會認為第一支ETF是1990年在多倫多上市的TIPS)。

在這之後ETF一步一步發展至今,種類和樣式也愈來愈多(雖然有很多不是指數化投資標的,並不建議一般人投資),本文整理了這發展過程中各種「第一個」的ETF。(如未特別註明地點就是在美國上市的)


一、1990年,加拿大第一支ETF: 追蹤TSX35指數的TIPS。

二、1993年:美國第一支ETF,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Y。   

三、1995年:亞洲第一支ETF,日本發行的「野村日經300ETF」,追蹤日本的小型股,同時也是全球第一支小型股ETF,較美國的IJR、IWM都還早5年。(但這支比較像實驗性質,之後日本要再6年才出現下一支ETF)。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2022年另類投資資產表現回顧

2022年的各類資產市場表現如以往一般紛歧,本篇文章回顧去年除了一般股票、債券以外,另類投資資產的表現,包括房地產、原物料、股債混合、貸款、加密貨幣等。


關於主要股市和主要債市在2022年的表現可參見綠角的這篇這篇文章。關於各單一股市表現可參見我之前這篇文

股債以外的資產種類很多,這裡只列出與股市大盤指數相關度相對較低,也許可能納入資產配置的指數表現。內容是以美金計價的指數表現,因此台幣使用者實際上投入這些資產的績效,會因為2022年台幣對美元的匯率下跌而明顯增加。

一、資產績效列表: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2022年全球股市報酬排名

2022年結束了,延續去年的統計文章,2022年全球各市場股市與2021年類似,呈現各市場報酬差異極大的狀況,這篇文章列出2022年全球50個市場以及各區域的MSCI指數報酬並作出探討。

以下如未特別註明,都採用的是該市場的美元計價MSCI IMI( Investable Market Index)指數,即包括該市場的大型、中型和小型股。採用的指數版本為NET,即反映配息扣股利稅後再投入的報酬,列表中且列出2021年的績效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