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投資(Fixed income)的一個特性,是相較於股票或其他投資,可以看到比較明確的預期報酬(例如用到期殖利率扣除費用來估算),但在看到預期報酬之時,先應該先認知到,所有的預期報酬都有它的合理來源,這可能是某種成本,可能是某種風險。
也許我們應該先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一個固定收益產品的發行者,我為什麼要發行一個產品,把錢給買產品的人呢?我會無緣無故給對方很高的利息嗎?是不是在有人願意買的情況下,能省則省?可以想見正常來說,任何一分利息,幾乎一定有某種原因理由,不會隨便讓投資人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不好好精算就亂發高利息產品,那更應該擔心發行人有沒有能力還錢。)
以下即從這個角度思考,分析各種產品中,固定收益投資報酬的可能來源:
(一) 資金時間價值成本:
資金有其時間價值,今天的一筆錢和明天的一筆錢價值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把錢放在銀行一段時間就可以獲得利息。在台灣,台幣活存利息(因有存保,幾乎是接近零風險)就是最基本的資金時間價值成本,基本上與央行決定的利率直接相關。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威爾夏5000指數(Wilshire 5000)與美股數量的變化
![]() |
威爾夏5000股價指數(出自維基共享資源) |
該指數由威爾夏協會 (Wilshire Associates)於1974年創立,因為成立時有將近5000支成分股因而得名,2004年因交由道瓊公司管理,一度改名道瓊威爾夏5000指數(Dow Jones Wilshire 5000 Index),2009年時,與道瓊公司的合作關係終止,又恢復原本的名稱至今。
一、指數版本:
威爾夏5000指數除了像大多的指數一樣,有分成股價指數(Price)和總報酬指數(Total Return)之外,還區分為總市值加權以及公開流通市值加權兩種。
一般常用的威爾夏5000指數,是使用總市值加權的股價指數,這點是該指數的特色,這和其他幾個美國主要系列指數,如CRSP、S&P、MSCI、羅素等,採用流通市值加權都有所不同。
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美國債券包括哪些?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內容分析(上)
![]() |
美國國庫券(出自維基共享資源) |
美國整體投資級債券的代表性指數為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Bloomberg Barclays US Aggregate Bond Index ,或譯彭博巴克萊美國整體債券指數),該指數的前身為美國政府和美國公司債指數,最早由雷曼兄弟在1973成立,是全球最早的債券指數,之後在1986年,再加入抵押債券之後改名為本指數,當時名稱為雷曼整體債券指數(Lehman Aggregate Bond Index),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之後由巴克萊接手,改名為巴克萊整體資本債券指數(Barclays Capital Aggregate Bond Index),後來到2016年彭博購買了巴克萊銀行的指數業務,並改為現在名稱。本文即以此指數的內容為主要的探討對象。
要了解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有一個困難,就是一般人無法得到較完整的指數資料,來徹底了解指數中目前共10686支的成分債券,甚至連公開的簡易資料Fact sheet都只有到2017年2月的版本,因此本文進一步由相關的ETF提供的資料來搭配使用。其中包括追蹤該指數的agg、spab、schz (尤其agg有提供完整分類持債表格、spab提供了指數本身各類債券的比例) ,以及Vanguard發行的bnd,該ETF雖非追蹤本指數,而是追蹤流通市值加權的版本 Spliced Bloomberg Barclays U.S. Aggregate Float Adjusted Index(兩指數的差異可參見綠角的文章),但主要差別是在權重,組成成分的部分是雷同的。
也因為每支ETF對於各種債券持債比例的歸類方式不同,文章中也對此比較分析,希望也能幫助持有這些ETF的讀者,了解所持有標的的組成。
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已開發市場(Developed Market)是什麼?包括哪些區塊和市場?
![]() |
MSCI指數界定的已開發市場 |
一、簡介:
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歸類為已開發市場,是依各股債券指數的判別標準而定,全球主要的股市指數系列,包括MSCI(明晟)、FTSE(富時)、S&P(標普)三大指數,因各指數有不同的列入標準,定義的已開發市場也有所不同。
各指數編製公司會定期檢視各個市場的狀況,所以各市場有可能因為各方面條件改善,而在特定的時間從新興市場昇為已開發市場,例如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FTSE指數在2018年,將波蘭昇為已開發市場。但如果一個國家因為某些條件變差,也可能從已開發市場變成新興市場,例如希臘在2013年被MSCI降為新興市場。
在2019年6月底,已開發市場(以MSCI定義的國家)股市市值約為62166480(百萬美元)佔全球市值83306648的約74.6%。(關於市值的計算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英國上市S&P500 ETF介紹比較:VUSD、VUAA、CSPX、IDUS、SPY7、HSPD、SPXS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在英國股市買美股ETF具有一定的稅賦優勢,但在英國缺少美國全市場指數ETF的情況下,購買大型股的 S&P 500指數 ETF,變成可能的一種選擇,本文的目的,即比較在英國上市的S&P 500 ETF標的。
一、簡介:列出美金計價,在綜合費用率、交易量和買賣價差等較有競爭力的幾支,作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包括:
(一)、Vanguard S&P 500 UCITS ETF (VUSD):配息版本,費用率0.07%。
(二)、Vanguard S&P 500 UCITS ETF(VUAA):為新成立的不配息版本,費用率0.07%。
(三)、iShares Core S&P 500 UCITS ETF(CSPX):為不配息版本,在ib使的代碼為csspx的代碼 ,費用率0.07%。
(四) 、iShares Core S&P 500 UCITS ETF(IDUS):為配息版本,費用率0.07%。
(五)、SPDR® S&P® 500 UCITS ETF(SPY7):為配息版本,費用率0.09%。
(六)、HSBC S&P 500 UCITS ETF(HSPD):為配息版本,費用率0.09%。
6支ETF都是持有S&P 500成分股505支股票,持股範圍都一樣。
一、簡介:列出美金計價,在綜合費用率、交易量和買賣價差等較有競爭力的幾支,作為本文主要探討對象,包括:
(一)、Vanguard S&P 500 UCITS ETF (VUSD):配息版本,費用率0.07%。
(二)、Vanguard S&P 500 UCITS ETF(VUAA):為新成立的不配息版本,費用率0.07%。
(三)、iShares Core S&P 500 UCITS ETF(CSPX):為不配息版本,在ib使的代碼為csspx的代碼 ,費用率0.07%。
(四) 、iShares Core S&P 500 UCITS ETF(IDUS):為配息版本,費用率0.07%。
(五)、SPDR® S&P® 500 UCITS ETF(SPY7):為配息版本,費用率0.09%。
(六)、HSBC S&P 500 UCITS ETF(HSPD):為配息版本,費用率0.09%。
6支ETF都是持有S&P 500成分股505支股票,持股範圍都一樣。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如何合理評估英國上市美股ETF的績效?
![]() |
本篇探討的是在英國上市愛爾蘭註冊的美股ETF |
要考量一支ETF的表現,重點應不在於直接看絕對績效數字的好壞,更很重要的一點是與所追蹤指數的貼近程度,看是否在扣除費用之後,能長時間持續接近指數的表現(稍多或稍少都算是很理想的),而沒有太多的追蹤偏差(超過或落後太多都是不好的),這樣的ETF表現,以及背後所其代表的,經理人或整個經營團隊的追蹤技術能力,才更能讓人放心長期持有。
但在與指數比較績效的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股息稅對ETF和指數的影響,大多數的指數都會有稅前和稅後的指數,假設股息不扣稅的(配息完整再投入)稱作gross,考慮股息稅的(配息扣稅之後再投入)稱作net(指數的差別說明可以參見綠角的文章),一般說來,以net的指數來與ETF比較是較為適當合理,因為ETF收到所持有各個國家的股息時,一般也是會先扣稅,之後才會發給投資人或再投入股市中,和net的計算方式是很類似的。
但指數編製者在編製net的計算方式時,是以各國家對於一般海外投資者的稅率為主,因此未能考量到各地區的法人(ETF)在收到股息時,實際上會被收多少稅,造成在績效比較上會出現偏差。
這種狀況反應在本篇探討的主題,即英國上市的美股ETF的績效評估上。我們以iShares Core S&P 500 UCITS ETF(CSPX)為例來說明,在該ETF的績效頁中。我們看到了以下的績效比較,這裡再加上追縱差距的數字(正數為超越指數,負數為落後指數):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Total Return
總報酬
|
13.24%
|
0.99%
|
11.54%
|
21.4%
|
-4.72%
|
Benchmark
對應指數
| 12.99% |
0.75%
|
11.23%
|
21.1%
|
-4.94%
|
追蹤績效差距
| 0.25% |
0.24%
|
0.31%
|
0.3%
|
0.22%
|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全球股市指數與相關ETF
![]() |
MSCI指數收錄地區 |
許多特定區域的股市指數,常包括「全市場指數」以及「大中型股指數」,前者包括大中小型股,後者則排除流動性較差的小型股,全球股市指數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全市場指數更能分散風險,但如果在資產配置時,想要在小型股和大型中型股之間自行調整比例以及進行再平衡,也可以選擇大中型股指數的ETF,再搭配全球或大範圍小型股的ETF。
以下依照不同系列的指數介紹相關全球指數及ETF:
一、富時(FTSE)系列指數:
(一)富時完整全市場指數(FTSE Global Total Cap Index),收錄全球48個市場的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股。2019年7月底時,共收錄17256支股票,市值54819346(百萬美金)
富時完整全市場指數是目前收錄股票數最多的指數,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資料中可看到,全球約有52000多家上市公司,因此未納入此指數的股票還有很多。而納入該指數的總市值大約佔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的63%左右。(註)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為何不贊成全買美股而應該投資全球股市
![]() |
是否應該只押美國股市呢? |
但基於指數投資和資產配置的原則,並不贊成這樣的配置方式。(如果本來就不認同這兩大原則,認為能自己靠自己主動投資,藉由擇股、擇時、擇市場而獲得超額報酬,那當然可能會和本文看法不同)
指數投資的原則,是一方面不特別看好或看壞一個個股(不是說沒有好公司壞公司,而是好公司不代表未來高報酬,壞公司不代表未來報酬低),所以買下整個市場,把非系統風險消除,獲得市場報酬和風險。這個道理,放大到一整個市場亦然,因為無法有效預測未來哪個市場比較好,所以買下所有市場,再根據下述資產配置原則來分散風險。
資產配置的原則,配置相關度明顯低於1的資產,減少個別資產或市場的波動造成個人整體財務上的風險。
基於這兩個原則,股市只單押美股是不合理的。
以下進一步從曾看過單押美股的相關理由進一步討論。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美國S&P(標準普爾) 系列指數與相關ETF介紹
![]() |
1950-2016的標普500指數走勢 |
.
一、標準普爾全市場指數(S&P Total Market Index)
雖然S&P 500指數歷史久知名度高,但我們先從系列的全市場指數開始介紹,該指數包括絕大多數美國股票。
首先該指數對「美國股票」的定義為:
(一)在NYSE、NYSE Arca、NYSE American、納斯達克、Investors Exchange 、 Cboe(各股票市場的簡介可參見之前的文章,亦即排除了場外交易市場和粉紅單等。
(二)為美國國內公司股票:其定義是包括:1、每年有交10-k財報給SEC(美國證管會)、2、在美國股市上市(即第一項要求),及 3、固定資產和營收以在美國最多(但不用超過50%),如兩者衝突以固定資產為主,固定資產資料不足以營收判斷。(如果這個條件雖不滿足或不確定,但上市地點、總部與公司登記都在美國時亦可納入)
(三)普通股或Reits:亦即排除了特別股、ETF、ETN、CEF、LLC、MLP、BDC、股本權證、Royal Trust、可轉債、ADR等。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英國股市上市ETF資訊查詢方式和網站
在愛爾蘭註冊,英國倫敦股市上市的ETF,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相較於美國上市ETF,具有配息不需要繳稅的優勢,此外許多ETF也提供了不配息的版本。(但不代表完全免稅,許多國家的稅是在股票配息的時候就已經交了,例如美國會先對這類的ETF扣15%的股利稅,但比起台灣人要交30%的美股股利稅還是有優勢)因此這類的ETF雖然在產品種類、費用率、持有標的數量和交易量等條件上,常常上還不及美國的相應ETF,但長期而言,還是有一些稅負上的優勢,可以整體考量後使用。(關於各地各類ETF稅務的比較,參見這篇文章介紹)
英國上市的ETF資訊相較於美國要難找一些(除了英文資訊,很多美股的ETF還有一些中文資訊,但英國上市ETF幾乎沒有)。以英文資訊而言,一般而言在google上搜尋時,美國的ETF幾乎都很容易直接搜到官方頁面或其他ETF專門網站(如etf.com、etfdb.com等)的資訊,但英國的ETF常常不一定。又例如一般美股ETF都能在yahoo finance找到,但英國的ETF就常常不一定(一般在代碼後加上.L,例如VUSD.L,可以找到,但常常有找不到的)。如果已知代碼的話,只有在倫敦交易所網站(https://www.londonstockexchange.com/)可以確定查到英國上市ETF的內容,不過有些yahoo fianance有的資訊它不一定會有。
不過如果已查到相關的代碼,大多仍可經由google查到官網頁面和資訊,但在不確定某個標的有什麼ETF的情況下,要尋找相關產品就比較困難。首先前面提到,在用google查詢時,大多會先出現美國的ETF標的,所以這時有個技巧,就是除了想找標的關鍵字之外,加上關鍵字「UCITS」,UCITS是指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目前大多數歐洲ETF屬於此類型架構,因此如果名稱中有此字的ETF就一定是非美國的ETF,而歐洲ETF中又以英國上市最多,所以有很大機會能找到想找的ETF,但實際上還是要在查到相關產品之後,確認是否有在英國上市,還是只有在歐洲其他交易所上市。
英國上市的ETF資訊相較於美國要難找一些(除了英文資訊,很多美股的ETF還有一些中文資訊,但英國上市ETF幾乎沒有)。以英文資訊而言,一般而言在google上搜尋時,美國的ETF幾乎都很容易直接搜到官方頁面或其他ETF專門網站(如etf.com、etfdb.com等)的資訊,但英國的ETF常常不一定。又例如一般美股ETF都能在yahoo finance找到,但英國的ETF就常常不一定(一般在代碼後加上.L,例如VUSD.L,可以找到,但常常有找不到的)。如果已知代碼的話,只有在倫敦交易所網站(https://www.londonstockexchange.com/)可以確定查到英國上市ETF的內容,不過有些yahoo fianance有的資訊它不一定會有。
不過如果已查到相關的代碼,大多仍可經由google查到官網頁面和資訊,但在不確定某個標的有什麼ETF的情況下,要尋找相關產品就比較困難。首先前面提到,在用google查詢時,大多會先出現美國的ETF標的,所以這時有個技巧,就是除了想找標的關鍵字之外,加上關鍵字「UCITS」,UCITS是指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目前大多數歐洲ETF屬於此類型架構,因此如果名稱中有此字的ETF就一定是非美國的ETF,而歐洲ETF中又以英國上市最多,所以有很大機會能找到想找的ETF,但實際上還是要在查到相關產品之後,確認是否有在英國上市,還是只有在歐洲其他交易所上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