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債券投資報酬率的兩大迷思:債券配息率&歷史報酬率VS債券殖利率

債券投資是資產配置中很重要的一環,相較於股票而言,有風險波動較小的優點。而另一個優點是預期報酬較容易估計。

但即使較容易估計,它的合理方法也不是那麼直觀,本文即探討的兩種常見的債券未來報酬預估偏誤方式。

雖然投資個別債券和債券基金(包括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ETF)的情況略有不同,但其實原理是類似的(兩者的一些差異可參見之前的債券與債券基金比較的文章),因此放在一起作探討。

一、把配息率當作預期報酬率:

配息率是債券比較容易計算或直觀的數據,但以下一些原因,造成它無法合理評估債券的報酬率:


(一)債券配息率不是債券殖利率,未計入預期債券價格變動的因素:

當一支債券的價格等於發行價格時,債券配息率才會等於債券殖利率(另一種特別情況,是該債券是永遠不會到期的永續債券)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為什麼納斯達克(Nasdaq)指數不適合指數投資?納指與相關ETF簡介。

納斯達克指數,全名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是美國股市三大指數之一。系列指數中的納斯達克100(Nasdaq 100 Index)指數也是美股ETF常用的指數,二指數都常被認為是美國科技股的代表指數。

但對指數化投資人來說,納斯達克並不是一個適合用於投資美股的指數。本文先簡介該指數和相關的ETF,之後會探討這個問題。


一、納斯達克指數簡介:


納斯達克指數成立於1971年(亦即納斯達克股票市場誕生的時候),當時從100點開始,目前已至8600多點。

納斯達克指數的基本概念,是收錄所有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但如果有公司同時在美國其他股票市場上市,必須是在2004年以前就已在該市場上市,並持續至今才能收入指數。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全球公債市值比例與債券指數比例比較

全球公債市值比例
根據之前Visual Capitalist文章的報導,目前(依2019年10月資料)全世界的中央政府公債共有69兆美金之多。

文章中並近一步列出根據IMF資料統計的全世界各國公債的數量和比例。之前我們曾經作過全球股市市值與指數市值的比較,本篇文章藉由這篇文章引述的資料,來比較公債實際市值在全球的比例和在債券指數中的比例。


一、比較指數選擇和計數方式:



目前最知名的全球公債指數應為富時全球政府債券指數(FTSE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WGBI),但該指數只收錄本國貨幣計價的公債,也因為一些其他條件,一些投資級國家的公債未收錄(例如中國公債今年要加入失敗),此外目前也未找到該指數比較細部的國別資料。

因此,本文改使用之前文章分析的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Bloomberg Barclay Global Aggregate Bond Index)中,公債部分的佔比數字調整後來作比較。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使用各地區ETF投資日本股市的稅賦成本


之前的文章簡介了日本股市。要對日本股市進行指數投資,可使用不同地區發行的ETF(使用日本指數或是更廣泛區域指數的ETF都是可能的選擇)

選擇ETF有很多要考量的點,本文主要介紹說明,對台灣投資人來說,各地區的日股ETF在稅務上的相關稅率,並略說明各地日股ETF的狀況。

日股依照目前股價,整體的配息率會約在1.5%-2%左右,可作為相關成本的參考。另外關於各地ETF股息稅的一般介紹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一、美國股市的日股ETF:

日股配息給ETF時會被課10%的稅,ETF配息給投資人時會再扣30%的稅,如果申請NEC退稅,可在隔年拿回這30%的稅。

美國股市有不少日本或亞洲太平洋地區指數的ETF,費用率也不錯。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eToro(e投睿)的十項優點和十項缺點

之前曾撰寫文章從eToro(e投睿)的廣告中的史蒂夫和戴夫來探討投資觀念,這篇文章則直接來說明評價eToro這家投資平台的優缺點,以及誰適合使用它。



eToro(投睿)是一家線上交易平台,其最初以外匯保證金、價差合約(CFD)為主,其後擴及股票ETF等買賣。


一、Etoro的優點和適合的人:


(一)、交易平台界面簡明,且有中文界面和中文客服:基本上操作很直觀,沒有太複雜的界面,加上中文界面和中文客服,對於初學者以及英文不好的投資者來說十分方便。

(二)、可以使用paypal直接入金:如果在paypal有一筆美金,想要匯回台灣會需要相當高的手續費,但在沒有美國銀行帳戶的情況下,這資金又無法直接轉入大多數的美國券商,但etoro允許使用paypal入金,且完全無成本,讓paypal的資金不至於閒置,也是我個人當初會開一個eToro帳號的重要原因。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精準決策》讀後感(二):脫離個別思考框架,整體思考理財和資產配置


《精準決策》(Judgment in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由麥斯‧貝澤曼&唐‧摩爾所著,是一本探討人的決策中,種種不理性思考的的書。

之前的文章從書中提到的一種思考框架-假確定性問題,來探討停利停損的迷思。這篇從書中所提到另一個思考框架來看整體的理財和資產配置問題。

一、一個關於思考框架的組合實驗問題:

在書中作者舉了阿莫斯‧特沃斯基與康納曼二人所作出的研究例子:

第一個實驗是問受訪者兩個決策:

A決策,二者擇一:
a:確定獲利240美元。
b:有25%的機率獲得1000美元,75%的機率收益為0。

B決策,二者擇一:
c:確定損失750美元。
d:有75%的機率損失1000美元,25%的機會損失為0。

實驗結果,有84%的受訪者在A決策中選了a,B決策中有87%的人選了d。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2019年11月創高點的各國主要股票指數

今年(2019年)11月初以來,全球股市以美國為首表現突出,不少國家的股票指數紛紛創新高。

本篇文章即列出在11月以來,創造至少五年內新高的主要指數。

*美國四大指數:SP500指數、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 費城半導體指數:歷史新高
*台灣上市加權股價指數.. 29年新高
*台灣寶島指數:歷史新高
*印度SENSEX指數:歷史新高
*法國巴黎40指數:12年多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