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台灣人如何用ETF投資「排除中國」的全球配置

資產配置除了財務上的考量之外,也可能包括一些個人理念的考量。

例如在台灣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因為中國是想吞併我們的敵國,所以不想要投資於中國公司或政府相關的標的,如果是這樣,應該要怎樣作股債配置好呢?

本文即從股債兩個方面來探討可能的配置方式。

一、全球股市配置: 

首先要看每個人的觀點,來確認要排除多少中國相關投資。

在股市方面排除的最低程度,是美國政府所限制不能投資的中國軍工相關企業(即所謂黑名單),所以只要是在美國購買的所有ETF,都不會投資到這些(包括滬深300或中證500的ETF裡都會特別排除這些公司)


歐洲發行的ETF雖無這方面限制,但因為三大全球指數(MSCI、FTSE、S&P),基本在指數編製都會符合美國政府要求,所以只要不特別買中國本土指數的ETF(如滬深300等)都不會買到這些公司。

如果只限制這些公司還不夠,而想全面排除中國公司,首先有一個要考慮的,就是是否「香港公司股票」(這裡不包括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公司)也算在中國公司而想要排除,還是只想排除在市場分類中被分為「中國」的公司。以下分開介紹。

(一)不排除香港股票:

一般有兩種可能作法,一種就是完全排除新興市場,只投資已開發市場就好。第二種就是可以用一支已開發市場ETF(或一支美國,一支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搭配一支中國除外的新興市場ETF

 1、用美國上市ETF:

以美國ETF來說,排除中國的新興市場ETF主要是EMXC(費用率0.25%)費用較一般標的高,且沒有小型股,另有一支PEMX但屬於主動型且費用率很高就不考慮。

使用EMXC要考慮它是MSCI指數,所以如果要搭配VTI,再加一支美國以外已開發ETF時,使用FTSE指數的VEA會造成韓國和波蘭兩個市場重複,

這時可選擇MSCI系列的非美已開發市場ETF的 IDEV,或是搭配標普指數但費用率最低的SPDW,與EMXC只重複波蘭的部分。(SPDW的網頁中,會看到持股裡有一點點中國,但那主要是少數中國股票認定的定義不同,所以指數分類中不認為那是中國公司,但ETF網站分類認為是,這部分其實每個ETF都有可能有這樣的認定問題,只差有沒有標示出來)

或者有一種方式,就是不用特別用兩支ETF搭配已開發市場,而直接使用URTH這支全球MSCI World(已開發市場)ETF,就能完美和EMXC搭配,但缺點就是費用率較高(0.24%)而且也是沒有小型股。

另外要注意的是,雖然我本來就不推薦,但如果你買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ETF如QQQ,裡面就會投資到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了,因此要避開中國的話就不適合持有。


 2、用英國或其他歐洲上市ETF:

如果使用英國上市ETF,持有成本會更低,較簡單的方式,就是以一支MSCI World指數ETF(SWRD或IWDA),搭配新興市場排除中國的ETF

英國的MSCI新興市場中國以外ETF有二支,費用都比美國低,包括iShare出的 EXCH(費用率0.18%,累積型,英鎊計價,實物持有),     Lysor出的EMXC(費用率0.15%,類積型、美元計價,使用Swap

其中EMXC費用率較低,但是是Swap ETF,流動性略差,買賣價差較大。EXCH流動性稍好一些,不過是英鎊計價,要買美元計價版本的話要到瑞士或荷蘭股市去買EXCH,不一定有管道可買。


(二)需要排除香港股票:

因為香港屬已開發市場,要排除香港會比較複雜,也會讓全球配置較不完整。

可能的建議作法會是,無論用美國或英國ETF,採用一支美國ETF、搭配一支中國以外新興市場ETF,之外可搭配已開發歐洲ETF、日本ETF、加拿大ETF(或者在英國有北美市場ETF一次包括美加)、澳洲ETF。這樣全球配置就會在排除中國和香港之外,只缺少紐西蘭、新加坡和以色列,差距就不太大了。

如果不想這麼多支ETF,可能就是依市值重要順序,減少澳洲和加拿大,如果還想補齊可以再依市值順序買新加坡、以色列和紐西蘭。

二、債券配置:

 債券配置一般會依每個人的風險需求選擇,並沒有一定建議採用全球全市場的配置,所以只要注意標的內容,應就能避開中國相關債券。

首先投資全球綜合債券(例如BNDW、AGGU等)必然會投資到中國政府與公司的債券,這點很容易理解。

但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是,即使投資的是「美國綜合債券」(例如BND、AGG等)裡面其實還是有中國公司在美國發行的公司債。

這點在公司債ETF中也有類似的狀況,也就是較廣泛美國公司債ETF(台灣發行的,持債較少的公司債ETF有可能有避開),常常會包括中國公司債,在投資前可能要詳細查詢細節。

比較簡單避開中國債的方式,是直接只投資美國公債作為債券部位。或如果要更分散一些的話,就要找美國以外已開發市場公債或全球已開發市場公債的ETF。

例如,在美國上市的美國以外公債ETF中,BWX是有包括新興市場,也就是有包括中國公債。但IGOV就是只包括已開發市場,就能避開中國公債。

又例如英國上市的全球公債ETF中,XGGB、IGLO、GOVU、GOUD等都沒有中國公債,GAAA則有少許的香港公債。(相關標的可參見這篇文章

三、結語:

指數化投資一般希望在合理的成本下儘可能分散,尤其股市建議配置全球不會特別排除一個市場。

中國市場是新興市場中最大的市場,A股與全球股市的相關度且較低,不過如果因為政治理念因素排除中國,仍是合理的作法。只是不建議因為近年中國績效差,基於簡單的「不看好」這種理由來排除,要預測未來市場表現好壞並沒有這麼容易。

此外,其實台灣、美國甚至全世界都有許多公司也與中國密切相關(以中國作為生產地或主要市場),真要完全切割比較困難,所以依本文所述,按照每個人覺得合適的方式來排除即可。

讓自己的投資更符合自己信念,即使多花一些成本,只要有助讓自己長期持有,仍是正面的作法。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

相關文章:

應該因為不好看中國股市就排除它嗎?







3 則留言:

AVH 提到...

這幾天剛好在想這個問題
就看到您的好文了
感謝整理與分享!

綸* 提到...

謝謝f大分享,想與您討論:如果在英股市場用IWDA投資已開發國家,加上EMXC這檔美股ETF來投資不含中國的新興市場,是否可以避開一點英鎊匯率風險呢? 這樣做會是否有什麼忽略掉的風險呢? 謝謝!

ffaarr 提到...

其實計價幣別跟匯率風險沒有關係,就算是買英鎊計價ETF,一樣是換成新興市場貨幣,所以你並沒有直接承擔英鎊的匯率風險。如果是覺得換英鎊很麻煩,假如你的投資管道 能買瑞士或荷蘭的股票,也可以買美元計價的EX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