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6日 星期三

「能賺錢就好了」的迷思-兼談元大S&P原油正二(00672L)

在思考或討論投資時,常常有一種說法是「能賺錢就好了」,亦即如果某個產品、某個方法,有讓我賺到錢就是好方法、好產品,其他的相關的批評探討都並不重要。

本文以一些故事或比喻,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能賺錢」不代表「好的投資」:

投資相較於很多事情有一個特色,就是「運氣」常常會是佔有相當重要性的因素。尤其是中短期的賺賠,運氣一般比包括實力在內的因素都還重要。

例如,巴菲特的波克夏今年第一季虧了500億美金,等於超過10%的損失,一定有很多投資人(或沒投資的人)虧得比他少甚至還賺錢,但能代表這些人投資能力比巴菲特還厲害嗎?顯然不行。

反過來說,任何一個不好的產品、不好的方法,都有可能因為運氣好,或其他非理性因素而讓你賺錢,甚至可能是賺很多錢。

但一個真正的好投資,應該是雖然運氣可能影響結果,但在估算相關因素後,有合理的預期報酬與風險,並適合投資人自身的理財需求,而不是「能賺錢就好了」。

以下我們就舉一些,看似能賺錢,但並不是好投資的例子來說明。

二、可以賺錢,但不是好投資的類型與例子:

(一)、平常很多人靠它賺錢,但其實隱含重大風險,可能會在特定情況下讓投資血本無歸:


代表例子:馬多夫基金、17世紀荷蘭鬱金香球根、大量賣出選擇權、單押單一公司債券。


這些例子雖然本身性質都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平常看起來都能賺錢,之後在特定的時候造成大量虧損。

馬多夫基金本身是詐騙,但在詐騙爆發之前,讓很多投資人每年穩穩賺10%以上的報酬,但最終爆發讓人血本無歸。

17世紀荷蘭大家炒作可種植鬱金香的球根,從一開始是正常供需的稀有商品,變成純粹的投機商品,在這過程中價格一路上漲,讓很多投機的人都因此賺了不少錢,但最終泡沫破裂,價格跌到1/100不到,讓最後跑不掉的人慘虧。

大量賣出選擇權(買權或賣權),在市況波動不大的時候,可以一直固定收取權利金,但一旦遇上嚴重的上漲(買權)或下跌(賣權)幅度過大的時候,就會有重大虧損。早些年有些非保本的連動債就是採用這種策略,後來市況大幅波動時,造成很多人的重大虧損。

重押單一公司債,如果運氣好沒事平常可以領息,最終可以拿回本金,但萬一公司真的倒掉,就會造成重大損失。(很多銀行理專在推銷公司債的時候,會說投資級或是A級公司債很穩,但不要忘了雷曼兄弟倒掉之前是AAA級的公司)

總之,投資都是有風險才有報酬,有高於合理的報酬就不要忽略它絕對有風險。

可參見文章: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看資產配置


(二)、結果能賺錢,但結果賺得比應該賺得還少。



代表例子:高費用基金。例如,同樣付出金錢的時間成本,並承擔市場風險。該年度某市場報酬是8.1%,但同個市場的共同基金,因為費用率太高輸給大盤2.1%,只有6%,費用便宜的ETF則有8%的報酬。

這樣足足少了25%的報酬,但還是會有人說,有賺就好,基金的銷售者也會拿正的報酬來宣傳說這支基金是好投資。

也有人會說去找什麼海外券商買ETF太麻煩了,我就是喜歡簡單方便就好。其實如果像是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比去大賣場貴10元,或是巷口別家銀行的ATM領錢要5元手續費,但可以省下不少時間精力,那當然划得來。

但金融商品的投入的金額不會是小數目,為了省事省麻煩,選了貴的產品大幅影響報酬當然是不利的。

(三)、有賺錢,但賺錢的結果其實跟投入的理由和策略無關:

一個假設的故事:有一天大雄早上起床看到哆啦A夢的尾巴在搖,於是看好哆啦重工這檔股票並買入,結果哆啦重工就真的漲了,大雄突然覺得自己很厲害可以專職炒股票了。

看起來大雄很蠢吧,但其實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金融產品主要就只有漲或跌兩種方向,每天看好或看壞(因而買進賣出)的人,所持的理由卻有千百種,但那一半看對的人,卻大多數都以為自己看好買進(或賣出、放空)的理由,就是該標的上漲(或下跌),而讓自己能賺錢的原因,但其實大多數都是不相干的。

也有人會說我有賺就好了吧,管它真正賺的理由是什麼,但如果你連自己賺錢的真正原因都不知道,或誤解是靠自己很厲害,代表賺錢只是運氣好,下次很可能無法用同樣的方式賺到錢,總有一天會再因為運氣而虧回去。

(四)有人能賺錢,但其實報酬期望值是負的。


例如,買彩券,賭博,以及短線投機,一定會有人能靠它大賺錢,但基本上都是負期望值,只是讓錢從多數失敗者手上,移到莊家和少數獲利者手上而已。

(五)、投資標的可能賺錢,但不定期可能會有人有權利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進你的標的再賣出


胖虎看好房價會上漲,準備在哆啦社區買一棟房子投資,但該社區不定期會讓像小夫這樣的有錢人,可以用現價1/5的價格大批買下社區中的房子再賣出去,到時會打壓所投資房子的價格。如果你是胖虎會想買這種房子嗎?還是覺得房子能再上漲能賺錢就好了?

在真實投資上,比較常見的類似狀況,就是有不利選擇權的金融商品,例如發行者可以提前贖回的債券,當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漲時,發行公司或單位就可以選擇用原價贖回債券,再用更低的利率發新債,以減少利息支出,不過一般而言,這類不利的選擇權也會反映在原本的債券價格中,讓它有較高的殖利率。

(六)、可能因為看好的標的上漲而賺錢,但超過一天之後,就不保證標的上漲就一定能賺錢。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槓桿反向反ETF,追蹤的是單日報酬,超過一天之後就可能脫離預期的報酬。關於槓反ETF原理和問題,可以參見綠角的文章

(七)、能賺錢,但賺賠結果常常會和與投入的理由不相關:



正常來說玩梭哈是牌大的人贏,但假設某賭場說,在這裡玩梭哈,有時候會依照原本的梭哈規則比輸贏,但常常會因為整個賭場中大家的想法,突然決定這一局同花可以打贏full house,full house能贏同花順。(註)

這種賭場大概連賭神也不會想去吧。不過應該也有人會說,我有賺錢就好了,管它是不是會突然照不照規則,搞不好我可以因此剛好拿到散牌也能贏。

這種狀況在投資沒這麼常見,實際例子可參見下一段落。

(八)、能賺錢,但漲跌比例規則隨時會改,有很高的不確定因素:


在一家賭場,大家下注押骰子的數字是大或小,下注之後,賭場可以突然宣布決定改變賭注賠率,結果可能害押贏的人賺得錢變少,但壓輸的人感謝賭場改規則讓他少賠。

這種狀況在投資沒這麼常見,實際例子可參見下一段落。


三、從以上各情形,談元大S&P原油正二(00672L)


上面列出這麼多看似可以賺錢,但其實不是好投資的狀況,大多數投資的標的或方法,如果有以上其中一個不利或不確定因素,就已經有很嚴重疑慮,不應該當作投資標的或投資策略了。

但現在有一個有趣標的,叫做「元大原油正二(00672L)」(簡稱元大原油正二,竟然同時符合上述八項狀況:

(一)在特定狀況下會有極大風險:

元大原油正二因為淨值太低,雖然金管會一直改規則讓它不下市,最終還是很有可能下市,原本ETF下市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只是清算淨值而已,但目前有超過400%的溢價,一旦下市,或沒人接想最後一根稻草而泡沫破裂,溢價買入的投資入將虧損慘重。

(二)負擔油價波動的風險,但即使油價大漲也很可能因為現在油價的大幅轉倉成本,以及溢價收斂賺很少,甚至還可能虧損。

(三)很多人認為油價超跌之後會上漲而去買這支,但它大多數漲幅跟油價沒什麼關係。

(四)大幅溢價之下,能賺錢的人不是靠淨值成長,而是其他人投入的錢,基本上已經是負和投機遊戲。

(五)可能不時會開放新的籌碼,讓大戶可以用現價1/5的淨值價格買進ETF再賣出套利,持有的散戶只能當套利大戶的ATM。

(六)作為槓桿型ETF追蹤的一天的績效,油價上下大幅波動就會有震蕩耗損。

(七)影響價格最大的因素是溢價不是油價,油價漲的時候元大原油正二也可能跌,油價跌的時候也可能漲。如同只要大家都看好同花,它就能贏Full House,沒有固定的輸贏規則。

(八)突然更改轉倉規則,把期貨轉倉到遠期期貨(偏離油價波動),槓桿倍率從兩倍調到1.2倍,這會造成就算油價回到100元,淨值也漲不回來了。


這麼誇張的一個東西,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在買,或買了抱著不肯賣,而且買的人被批評了,還會辯解說「我能靠它賺錢就好了」,甚至不少有賺的人,還是會以為自己知道是怎麼靠它賺錢,並繼續認為這個產品沒問題,也算是一種台灣奇蹟了。

(註)梭哈是以所持5張牌的大小,花色由大而小依序是  同花順-四條-Full House(葫蘆)-同花-三條-二對-一對-散牌

相關文章:

原油期貨指數與原油ETF:USO、DBO、USL、元大S&P原油(00642U)的比較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

2 則留言:

Zon 提到...

這篇文章寫的極好!

ffaarr 提到...

Zon: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