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金錢超思考》(How to Think About Money)一書,《金錢超思考》是由美國知名財經作家喬納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所撰寫的理財作品。是我覺得近來讀到最有啟發性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標題中的「思考」,是不僅讓我們思考要如何理財,更是讓我們思考,理財或投資累積的金錢對我們的意義。
第一章我認為是本書最精釆的部分,這部分用了很多例子以及實際相關研究,來告訴我們快樂(可能是很多人真正目標)和金錢的關係。兩者雖然有相關性,但很多時候卻不一定,例如買了以為想要的貴重東西,實際上帶來的快樂卻很有限或很短暫,而搬到夢寐以求的高級住宅區,反而因為和周遭人的比較變得更不快樂。而金錢以外的一些因素,如是否有伴侶、是否有運動,反而跟快樂的相關度則較明顯。
作者也從這些研究首自身經驗中,得出認為某些方式,可以讓金錢真的為自己有效帶來持續的快樂:包括降低因金錢不足而帶來生活和心理上不安、製造與親人朋友間的回憶、有餘力去做自己擅長勝任的事等。
了解金錢不必然代表快樂,不是讓我們不要追尋金錢,而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真正目標在哪,這個目標可以讓自己有更大的動力去儲蓄,去努力作合理的理財投資決定,也更有效地運用金錢。
第二章則進一步探討,關於用錢買到自己的自由以及退休的問題。認為錢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讓做自己有餘力想作的事,而不被困在不喜歡的事上,也因此進一步思考所謂的退休,其實不一定是不工作,而是可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也許有收入也許沒有)。此外,我們在思考退休後生活時,要考慮活得比預期還久的可能性,作好更周全的準備。
第三章的內容,雖然不像前面這麼突出(或說其實其他有些書也有介紹這類的投資心理學的內容),但也很精釆地探討了許多我們在投資理財時可能犯的錯誤,包括我們在講指數化投資時常提到的,過度自信以為自己主動努力,就能有獲得更好的績效,因而作出種種不合理的投資決策。
第四章延續第三章探討的投資錯誤及可能的避免方式。其中提供我們思考資產配置時很重要的點,就是資產配置是需要整體考量。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資產、負債及花費需求等各種因素,適合的資產風險類型比例就會不同。書中舉例子是兩個變數,是一個有房貸,一個沒房貸,另一個是一個工作公務員(較類似債券),另一個是較不穩定的工作如交易員(較類似股票),這些都會讓看似同樣的投資配置,其實有不同的意義效果。
所以我不太贊成有人問要投資什麼時,就直接建議0050、VT或是AOA(雖然這些標的本身都有它的投資價值在,至少比對應的,費用率高的主動基金要好很多),或說因為年輕所以就建議股債比80/20,然後年紀大一點就60/40。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別的理財狀況,也因此適合的配置都不一樣。
《金錢超思考》的第五章繼續探討我們應如何理財。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會長期傷害我們財務的持續開支,例如選擇投資高費用的主動管理基金,購買其實自己可負擔風險的保險等等。
作者也強調要進行全球分散的投資,這中間提到一個我們如果光從股、債、現金、房地產、原物料等類別看待資產配置時,可能會忽略的,整體資產貨幣的風險,這點也是會依每個人所在地以及實際使用幣別有所差異。(這點可參見這篇文章的探討)
整體而言《金錢超思考》在理財的根本目的、心理以及實務上,都提出了很有啟發性的看法,是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相關文章:《慢慢致富》讀後感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
3 則留言:
閱讀這本書的確帶來一些思考,我在思考的是為什麼作者不建議買個股,而建議低成本的ETF?
如果你是在安隆、柯達、雷曼兄弟、湯瑪斯庫克等曾經風光一時的公司上班,也將部分收入只買進公司股票,而公司最後宣告破產,你不但失業而且買的股票會血本無歸,所以作者建議買ETF,我明白他的意思,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但有沒有可能是害怕損失的心理影響呢?
我認為如果你是在嬌生、微軟、GOOGLE、台積電、中華電上班,也買進並持有公司股票,20年或30年後,資產很有機會比買ETF增加好幾倍,
而如果公司要破產,這絕不是今天都好好的,明天就開破產記者會,這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同時員工應該也明白,如業務量大幅減少,公司開始沒正常發薪水等警訊,這時候員工還不離開公司,還不賣出公司股票,最後公司倒閉,這又是誰的責任呢?
感謝意見回饋。其實不是說買自己公司的股票馬上會倒(當然也有真的突然倒的,比如雷曼兄弟),而是大部分情況下,只要公司營運有一點不好時,自己手上的股票就會開始虧損,當公司開始減薪,甚至開除員工讓自己丟掉工作的同時,手上的股票也同時會大幅虧損。一個人能負擔起這樣的風險嗎?(失業的同時,資產還大幅減少)
我基本認為大多數人應該買ETF而不是個股,因為真正有能力在事先選出未來大賺股票的人實在太少,現在看嬌生、微軟、GOOGLE、台積電、中華電是很強,但這都是事後看的,而它們可能已經過了成長最快速的時候,未來20、30年還能不能繼續這麼強,甚至會不會倒掉,誰也不知道(比如20年前有機個人知道google?yahoo才是網路世界的霸主,但yahoo現在已經不在了)。反之,如果買ETF,就至少一定不會錯過下一個google、微軟、台積電。如果你認為你有能力選到20年或30年後大漲的股票,那大可不用買自己公司的股票,買其他公司的股票,而且多買幾支,那至少風險會小很多。
找回初衷:選股要是有這麼簡單就好了,你低估了這件事本身的難度。在業務縮減和壞消息出來「之前」(且是遠遠之前)股票就已經會事先反應價格了,這就是為什麼股市總是先行指標的原因,特別是法人機構他們更不是吃素的,他們跟總經理/高層的熟識程度遠遠超過一般員工。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