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型ETF可以讓投資人用簡單的方式開槓桿,但ETF本身運作的機制,反而相較於其他開槓桿方式要複雜,得到的結果分歧也大很多,這是在使用這類ETF之前,必須先充分了解並接受的。
本文即試圖探討槓桿ETF的特性以及適合的投資方式。
因為槓桿ETF以兩倍的產品最多,且超過二倍的ETF風險太大,一般認為較不適合長期持有,因此本文主接下來主要探討「正二」ETF,並且以追蹤大盤指數的正二為主(目前美國亦有發行追蹤個股的正二ETF,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一、槓桿ETF的基本操作原理:
槓桿ETF的基本操作,就是利用槓桿工具(可能是期貨、交換合約、融資)來達成對目標標的超過1倍曝險的效果。
因為在標的漲跌的過程中,槓桿比例會自然變化,所以大多數的槓桿ETF,都是追蹤單日漲跌的倍數,也就是每天收盤後會重新作調整。
標的上漲,就要再買進增加曝險,標的下跌,就要賣出減少曝險,才能每天開始時,維持ETF的固定槓桿倍數。
因此相對於原型ETF大多數時間是買進資產持有不動,槓桿ETF是每天都在進出,操作較為複雜。
二、槓桿ETF主要特性:
因為前段所述的每日調整,會讓槓桿ETF有以下兩個重要特性:
1、因為ETF下跌過程會持續減碼,因此除非追蹤指數單日跌的太大,不會像期貨或融資,可能因為標的物的大幅下跌而爆倉,這方面的安全性相對較高,也較為省事。
2、因為每日調整,長期下來即使先不考慮費用和槓桿成本,還是會偏離倍數的報酬,即使在原指數是長期正報酬的狀況下,兩倍槓桿ETF還是有可能大於兩倍、有可能介於一到兩倍、也有可能比一倍還差,甚至可能是負報酬。
這個績效偏離的機制,牽涉到很複雜的數學計算,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其實都不可能真正完全了解,本文接下來試圖用較簡化的方式來說明。
三、影響正二ETF相對績效的因素:
正二的長期績效,雖然會與所追蹤指數的績效兩倍相關,但如前所述,只要超過一天,都並非剛好會獲得兩倍報酬,會影響正二相較指數相對表現好壞的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幾個:
1、ETF費用:
槓桿ETF的費用率一般會高於一倍指數的ETF,會略拉低正二的績效表現,但在四項因素中反而是影響相對最小的。
2、槓桿成本:
無論ETF是用融資借貸、交換合約或期貨(成本反映在實質正逆價差)來達成槓桿效果都會有一定的成本。
這些成本,一般會與該貨幣的利率相關,例如因為美國市場很有效率,目前美國市場的各種正二ETF,開槓桿的成本都會在美元現金利率的5%左右(未來如降息就可能會降低)。
但台灣的市場相對沒這麼有效率,例如台股正二所用的台指期的價差,並沒有總是與台幣的利率一致,而是有時候正價差有時候逆價差,亦即有時槓桿成本還會是很有利的負數(期貨實質逆價差時)。
槓桿成本對槓桿ETF表現的影響一般大於費用率,但比起後兩項,影響還是相對較小。
3、每日波動大小:
因為前述的每日平衡機制,當追蹤指數有上下波動的時候,就會造成所謂的波動耗損,槓桿倍數愈大、每日波動愈大時,波動耗損愈大,當耗損大於指數上漲帶來的每日複利成長時,正二ETF就可能拿不到兩倍的報酬,甚至落後給原指數報酬。
4、指數績效:
延續前段,所追蹤指數績效愈好,單日複利的效果愈強,這效果足以超過前述波動耗損的效果時,正二就愈有機會可以獲得超過指數本身的績效,甚至超過指數兩倍,反之,原指數績效不好,則多半不僅拿不到兩倍,還可能落後指數本身或甚至負報酬。
因此,原指數的年化報酬,就是影響正二ETF表現最重要的因素。雖然因為不同市場、不同時段的其他條件(槓桿成本和波動大小等)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但這裡還是提供概略性的說明。
根據一些正二ETF指數的實際數據,原指數報酬年化在6%以下時,正二就頗可能輸給指數,而年化8%以上時,就有很大的機會能超過指數績效,雖然可能一年、二年間報酬不到兩倍,但時間拉長複利,就能獲得二倍或更高的總報酬。
雖然大概知道表現好壞的大致條件,但未來哪個市場能表現好,哪個市場表現差,是很難預測的,所以在投資正二之前,必須要先考慮清楚這個問題。
四、什麼樣的人適合正二ETF:
綜合前述的介紹,符合以下條件或相關需求的人,可能適合正二ETF,否則最好不要使用:
1、能接受兩倍的波動:
這是要使用正二ETF的基本前提,無論長期持有或短期持有,假如你不能接受二倍的波動風險,可能在下跌時受不了而賣出,就不能持有正二。
2、短線進出使用:
對於想要預測指數短期漲跌的人來說,如果想要拿到短期指數兩倍報酬,選擇正二是可能的選擇。雖然只要超過持有一天,表現就可能偏離指數兩倍,但時間愈短,波動耗損的影響較小,與指數二倍的差異不會太大,所以是相對適合的選擇。
3、中長期開槓桿的需求搭配:
對有特定理由想開槓桿的人來說,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槓桿ETF相較
其他的開槓桿(例如借貸、融資、期貨等)方式相比,有較容易取得、
成本合理以及2倍槓桿遇大跌不會爆倉等等優點。
但因為槓桿ETF有前述的績效偏離因素,不像其他方法,可以穩定獲得槓桿倍數扣掉成本之後的報酬,假如投資人不太喜歡這項缺點,但不到完全排斥,也可以部分使用槓桿ETF,與其他槓桿方式搭配來達成目標的槓桿倍數,能一定程度降低績效偏離的影響。
5、完全能接受績效偏離的投資人:
如果有投資人完全可以接受正二ETF對指數的大幅偏離,尤其是在市場長期表現不好時,使用正二可說會獲得落井下石的更糟結果。那單獨使用它來投資一個市場,就是合理的選擇,但請注意不要只看過去的好報酬就以為自己能接受偏離,而是要去想像最差的狀況自己也能接受。
5、用來追蹤接近大盤指數:
正二ETF的績效偏離,主要來自於上漲時的加碼和下跌時的減碼,假如一個投資人使用一半現金與正二ETF搭配,並且定期或市場變動較大時,在上漲時賣出,下跌時買進(類似於再平衡),就能相當程度把正二本身的操作抵消,降低偏離指數的效果,這樣能獲得與指數本身接近的結果。
也許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樣投資市場多此一舉,不如一倍ETF就好,但以台股來說,這樣的搭配比一般市值型ETF有兩項優勢:一是台股沒有真正的全市場ETF,這樣做可使投資涵蓋整體上市市場;二是不會配息造成稅務成本。所以如果投資人著眼於這兩點,又不想自行用期貨轉倉,那選擇正二還是可行的選擇。
五、小結:
本文介紹正二槓桿ETF的特性,並說明可能適合使用的投資人。
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單日兩倍的操作,會造成長期投資結果大幅偏離兩倍績效,而且這個偏離的計算牽涉到複雜的數學並不簡單,投資人即使認為正二ETF有幾項好處,仍需確定能接受波動耗損大於複利累積所造成的嚴重負向偏離,或以分散或再平衡的方式緩和偏離的影響,才適合使用這項工具。
本文最初發表於《商益》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