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什麼是ETF收益平準金?能增加配息數嗎?會課稅嗎?

 

ETF收益平準金是一個影響配息的機制,但其實不會明顯影響到ETF的風險與報酬。

 

不過在台灣,有太多人過度在意它,無論是正面的宣傳、吹捧,負面的批評,但其實很多都是因誤解而起。

 

本文即說明它的機制起源,以及它實際上有與沒有的影響。

 

一、起源與基本機制:

 

在台灣發行的ETF,按規定不能像主動基金那樣,任意把基金中的錢配息給投資人,而是在ETF上市前,先行制定各種可以用來配息的錢,例如成分股債的配息、資本利得(財產交易所得)等,並以此通過主管機關的核淮後上市。

 

ETF發行後,ETF實際獲得股票或債券配息,可由經理人決定在何時配發,配發多少。但ETF與一般股票正常情況下股數固定不同,而是隨時會隨著申購或贖回而增加減少總股數,這時,在收到股息之後與ETF發出配息之間,假如申購的人多於贖回,股數明顯大幅增加,而可配息的金額固定,每股的配息數就會明顯減少。

 

雖然因為配息就只是把自己的錢還給自己而已,配息的增減對任何投資人並沒有實質獲利或損失,但在台灣這種大多數人把配息數、配息率看得過重的市場,會有些人認為減少配息很不利,也因此一些ETF制定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

 

在這個機制之下,在收到的配息尚未配發前,如果每天申購者多於贖回者,也就是會因此減少每股配息時,就會從新申購的資金中,挪一部分作為收益平準金,收益平準金也會像股息債息一樣,成為經理人可以在未來配發的資金之一,來確保每股配息數與配息率不會因此減少。

 

二、能增加配息數或穩定配息嗎?:

 

有人認為平準金能增加配息,且進而讓ETF穩定配息。

 

但其實如前所述平準金的機制,它只是把「規模快速擴大」這個不確定因素排除,也就是讓ETF恢復到接近原本的應有配息數目而已,並非真的能增加配息。

 

此外,ETF的配息數,主要取決於成分股有多少股息,以及在換股時產生多少可配發的資本利得,這兩者都是無法預先確定和穩定的,所以配息數可能無法一直維持固定是必然的,這無法因為收益平準金就讓它變成穩定。

 

有些情況下,一些配息頻繁的ETF經理人為了維持配息相對穩定,可能會先保留一部分平準金先不發,等到下次再發,但這只能讓配息相對穩定,而且也不是平準金特有的效用,股息或資本利得也都可以使用先保留之後再配發的機制。

 

三、平準金會增加風險嗎?

 

有一種說法,是收益平準金等於是配本金給自己,而不是拿到真正的股息,

所以,如果佔比太高,會增加投資的風險,配息之後填息的機率也會下降。

 

甚至還有人更極端的想法,認為這是拿後加入者的錢拿來配息,是老鼠會或資金盤。

 

這些都是誤解,因為其實所有的ETF配息,無論股息債息、資本利得還是平準金,都是把屬於自己的錢配給自己,也就是左手交右手,並沒有明顯差異,更非把他人的新資金發給自己的資金盤,因此並不會因為有高比例的平準金配息,就增加投資風險。

 

至於所謂的填息只是配息之後的股價漲跌,配息愈多會比較難填息沒錯,但並不會因為配的是平準金就比較難填息。

 

四、關於先買或後買的權益:

 

延續前段的討論,有一種說法,認為平準金是要保障先投資的投資人的權益。所以讓後買的投資人的人多出錢,來補償先買的人。

 

另也有人認為,較晚投資的投資人只能拿平準金當配息,而股息本身由先買的人來領。

 

首先,大多數的投資人是在股市中交易,這樣的交易並不會產生新的基金單位,所以並不涉及平準金的產生。

 

其次,ETF作為一支基金,每一個單位的權益內容都是一樣的,並沒有所謂先後的分別,當新申購的資金符合平準金的規則時,就會自動在計算淨值時撥出一筆錢作為平準金,所有新舊的單位都會平均分配到平準金,而配息時所有的單位的內容也都是一樣,不會有任何差別。

 

五、關於資金效率的影響:

 

有種看法是,因為ETF把一部分的錢轉為平準金,所以保留現金較多,這樣會影響ETF的投資效率。

 

但其實平準金只是會計上的數字,並不代表經理人一定要保留這筆現金,而是可以先把這筆錢拿去買成分股,等到真的需要現金來配息的時候,再賣股發給投資人就好,所以其實並不會明顯造成資金效率變差。

 

當然,因為台灣上市的ETF,配息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拿到,因此所有的配息都多少會降低資金效率,配息愈高愈明顯。所以如果你覺得收益平準金會造成資金效率不彰,問題主要不是出在平準金本身,而主要是因為自己買到配息高的標的所造成。

 

六、稅務的影響:

 

收益平準金屬於資本返還,因此不需要像股息收入的配息,可能需要課所得稅或交補充健保費,尤其對於資金較大,稅級較高的投資人來說,比一般股利要有利。

 

但反過來,對於稅級只有5%的投資人來說,收益平準金配息,就不像股息那樣有抵稅的優勢。

 

這樣看起來似乎有實質稅務的影響,但從前面機制的介紹可知,假如沒有收益平準金,那稀釋配息之後就是直接減少配息,而平準金與稅務無關,所以補回了收益平準金的配息其實對稅務沒有直接的影響。

 

七、小結:

 

如本文所述,整體而言,收益平準金對於一支ETF的風險、報酬甚至資金效率等等,都並沒有明顯的實質影響,大多的影響僅止於維持應有的較高配息,讓人「感覺」較好而已。  

 

因此,選擇一支ETF還是應該著重在追蹤的指數、費用成本、流通性等因素,是否有收益平準金不應該納入主要考量之中。

 

 本文最初發表於《商益》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