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美國市政債(地方政府債)是否適合加入資產配置?

 

之前的文章系列有講過使用市政債CEF亦即類同開槓桿投資免稅市政債(地方政府債)的一些特色和問題。

 

如果說美國市政債這種資產本身呢?是否適合使用ETF來投資它作為低風險部位呢?本文即簡單從風險、稅務和預期報酬這幾個角度作探討。


一、風險:


考量一種產品是否適合配置,先要看本身的風險以及與股市的相關性與配置效果。


美國免稅市政債依風險主要可分為兩種,投資級和非投資級。


其中非投資級(即高收益或垃圾級市政債)由信評較差的地方政府發行,風險較大,雖然殖利率較高,但會在經濟變差,信用風險提高的時候有更高的違約風險而下跌。


因此,這類的債券ETF(如HYD或HYMD等)雖非一定不能配置,但與股市部位之間的搭配效果不好,並不建議成為主要的低風險資產,考量點與是否要配置高收益公司債類似。

投資級免稅市政債本身與投資級公司債類似,是風險略高於美國公債的一種資產,甚至在一些市況下,投資級市政債會比一般投資級公司債還抗跌(例如2020年3月市場極端恐慌時,市政債ETF就比公司債ETF撐得久一點,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以風險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想讓自己的低風險部位更多元,配置一些也是可能的合理選擇,但它對台灣投資人來說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不是別的,就是「免稅」這點。


二、對台灣人的市政債ETF稅務問題:

 

為什麼免稅會是缺點呢?首先牽涉到台灣人投資美國債券ETF的稅務問題。


台灣人投資免稅市政債ETF(或CEF)時,免稅的特性會帶來一些好處。例如在一些券商如TD Ameritrade或Firstrade,會直接在配息的時候免扣市政債ETF的稅(但例如IB就還是會扣第二年再退),複委託則要看券商而定。

但對台灣人來說,使用ETF投資其他應稅的美國公債、美國公司債或美國應稅市政債時,如果使用適合的券商(例如IB、TD Amritrade或大多數的複委託),被扣的稅本來第二年就會完全自動退回,類同免稅,只需承擔一些金錢時間的成本。


所以對台灣人來說,免稅市政債ETF僅有相對很小的稅務優勢(或在有些券商是沒有),除非是用嘉信或Firstrade這種不自動退回債息的券商,才會有明顯的優勢。

 

三、對美國人的免稅優勢拉低了報酬:

如果說有小小稅務優勢但沒有其他相應缺點,那當然還是好事,但免稅這點,拉低了免稅市政債的預期報酬。

正因為市政債對美國人有稅務優勢(基本免除聯邦稅),尤其對特定地區的美國居民有更大免稅優勢(州稅或地方稅),這些美國人有更大的誘因去買進它,所以讓這些市政債的價格變高,殖利率(預期報酬)變低。


例如以iShare的綜合美國投資級免稅市政債ETF  MUB為例,2022年11月28日的到期殖利率是3.91%,而同一天的美國綜合公債ETF  GOVT的到期殖利率是4.33%(兩支存續期間差異不大,MUB略高一點),也就是說,明明美國公債的信評較高,因此信用風險較市政債小,結果預期報酬反而是美國公債較高。

 

MUB官網的另一個數字「Tax Equiv. SEC Yield」(考量稅務的配息率),就說明了為什麼投資人願意去買殖利率比公債還低的市政債券。該數字考量了美國人的最高稅率之後,來看市債券相較於一般債券被收債息稅,債券實質收益的增加,因為美國人被收的債息稅是發生在配息,所以這裡不是用到期殖利率來計算,而是用配息率來計算,雖然會略有差異但仍大致可反映稅務造成的優勢。

 

例如MUB30SEC yield 3.66%,但 Tax Equiv. SEC Yield  卻是6.47%。也就是說,對稅率最高的美國人來說,買免稅債券平均提供了年化約2.81%的優勢。雖然每個買市政債的人稅率可能不同,平均而言優勢不致於這麼大,但這個數字仍充分解釋了,為什麼信用評等較差的市政債,反而預期報酬(到期殖利率)比較差,因為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在加上稅務優勢之後,預期報酬高於美國公債,而成為合理的選擇。

 

我們也可以拿美國「應稅市政債券ETF BAB來跟MUB比較,雖然BAB的存續期間較長,平均信用評等也略低一點,但它的到期殖利率是5.56%,就明顯比MUB高了一大截,也比GOVT高了一截,略低於美國投資級公司債(LQD5.86%)。(BAB存續期間較長,但平均信評高於投資級公司債一截)可說是去除掉免稅這個因素之後,市政債的預期報酬和風險就大致回到合理的分布狀態了。

 

這種情況下,一個債息免稅的台灣人,去買免稅市政債這項資產就明顯處於不利的狀態,也就是相較公債風險較高,報酬反而較低,或相較應稅市政債或投資級公司債,承擔類似的風險,卻拿明顯低一截的報酬。


四、小結與配置應稅市政債:


由上所述,美國免稅市政債券(無論投資級或非投資級)因為稅務因素,其中必然隱含對非美國投資人不利的因素,因此除非有什麼合理的理由,並不建議在配置中加入免稅市政債券。如果要配置市政債券,就只建議「應稅市政債券」。

幸好,各種綜合債券指數的編製人們,已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例如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或是全球綜合債券指數,都直接排除了免稅債券,讓未有特定稅務需求的人,不會投資到這種對自己不利的標的。

例如追蹤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SCHZ,有0.62%的美國應稅市政債券。(如之前文章所述,BND或AGG的標示有些不明確所以用SCHZ說明 ) 比例相對非常小,主要是因為雖然美國地方政府債券的市值雖然不低,但絕大多數都是屬於免稅債券,應稅債券的比例很低。此外SCHZ也有投資到少數加拿大地方政府在美國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

又例如追蹤全球綜合債券指數的AGGU(詳細數據參見這篇文章),美國應稅市政債券佔0.22%,比加拿大、德國、澳洲等國的地方政府債都少,這也是因為應稅債券佔美國市政債的比例很小。全球各國的地方政府債,共佔AGGU的2.59%。

因此,一般而言,我們透過如美國的BND、AGG等或是全球的BNDW、AGGU、VAGU等ETF,小額投資到各國的地方政府債,增加一些債券的多元性即可,不需要特別再增加配置。

 

如果真的還是想要在債券部位中增加應稅市政債的佔比,目前只有前面提到的BAB這支美國應稅債券ETF,它的天期略偏高,如不擔心較高的利率風險可以配置一點。其他純市政債ETF,只有加拿大有一支加拿大市政債的ETF(HMP),但屬於主動操作型的ETF,就不特別推薦。

此外在加拿大、澳洲本地各大廠牌所出的的本國綜合債券或是政府債券ETF中,都有相當大比例的地方政府債券(大約20%-40%不等)如果有特別想要分散一些債券部位集中於美元的貨幣風險,又有投資的管道,也是可以考慮的標的。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粉絲頁

沒有留言: